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廊坊都市现代农业生机勃勃

2020年09月28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马珉璐 通讯员 王树超 刘孟哲 字体:  

每天早晨4点,固安县柳泉镇板材村村民就开始忙碌起来。各地前来收购鲜桃的大大小小的车辆络绎不绝。搬筐、装车,全村每天鲜桃发货量接近10万斤,全部销往北京、天津和廊坊周边县市区。

刘连章是村里最早一批种植鲜桃的村民,种植鲜桃已近30年,如今每年收入十几万元。“这几年鲜桃销量越来越大。通过种植鲜桃,家里盖了新房,还买了轿车,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刘连章说,每年4月,村里还举办桃花艺术节,吸引了大批游客。

“春赏桃花 夏摘鲜果”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板材村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在廊坊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上,像板材村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市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加快发展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四个农业”,着力构建设施蔬菜、健康畜牧、林果花木、优质粮油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实力持续壮大。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我市瞄准京津冀市场需求,着力发展花卉、果木等特色经济作物,打造万亩以上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区、规模养殖示范区、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加快形成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科技农业。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37家,实现了10个县(市、区)的全覆盖。建成市级以上“星创天地”109家。全市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达107家,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82项,园区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选派科技特派员67人,建成10个科技服务团,累计完成农民培训2400余人次。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圆满完成12.7万亩2019年度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定试点项目,顺利验收4万亩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补贴项目。组织实施2.2万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耕地轮作试点项目。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离田利用率达到3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7%以上。继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84.48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49.91万亩次,农用化肥使用量降低1376.4吨。

聚力打造品牌农业。我市将今年确定为“品牌农业建设年”,重点打造安次甜瓜、永清葡萄、永清蔬菜、固安番茄四个区域公用品牌。大厂牛肉和永清胡萝卜入选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部分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西客站投放公益广告。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网上“5·18”经贸洽谈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推介和市场营销。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全市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2家,年产量47795吨,认证产品数206个。

大力发展质量农业。加快打造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全面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模式,满足京津冀高端消费和冬奥会食品供给需要。强化农资监管手段,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全市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组织检查生产经营主体600家,立案45起。开展监督抽样,进行市场监测,采集畜产品样品801个、水产品71个、兽药样品45个、肥料样品12个、农药样品29个,并按要求进行检测。积极开展国家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创建活动,全市10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瞄准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9个。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60家,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带动农户达58万户。按照“大集群、大项目、大产业”的思路,重点培育发展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7个。重点建设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3个,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开展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报送工作,报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项目20个。推广村电商服务站、快递驿站、村邮站“三站合一”模式,统筹电商运营企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农村网络资源,拓展农村电商寄递服务覆盖面。开展2020年便民市场建设工程,确定8个改造或新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项目,项目总投资3768.6万元,以此推动改善群众消费环境,促进农民菜园子与市民菜篮子有效对接。同时,积极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电子商务的村级服务站30余家。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生态保障、文化传承、休闲养生等多种功能,着力打造13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并向省推介休闲农业景点线路6条。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