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创新廊坊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02月28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杨雅淇 王洋洋 字体:  

科技创新是助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0%,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力促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核心动力。

勾画新蓝图,指明新方向,向新征程奋进。出席市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凝心聚力持续推进创新廊坊建设,在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创新人才引育、加速优化良好创新生态等方面升级加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加速高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建机制,重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020年,我市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提升,创新活力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当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4家,总数达到905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780家,总数达到8323家。

廊坊市全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20年生产产值相比2019年翻了一番,销售收入增长90%,销售利润同比增长60%。“公司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研发设备投入超过1200万元,而且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4%至6%进行技术研发。”市政协委员、全振公司副总经理崔楷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我们把科技研发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主动力。接下来将通过提升内部人才素质,吸纳外部专技团队,逐步提升公司科技研发实力,让产品从高端化向智能化迈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成长路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正是我们所需要和即将要做的。”市人大代表、三河蓝洁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宏波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近年来研发投入比例均占营业收入的10%以上。下一步,公司将应用先进的环保节能材料和环境资源处理技术,打造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高品质智能化节能环保厕所,以科技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加快建设创新廊坊作出应有贡献。

搭平台,引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携手市政府共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先后共有138支创业团队入驻,42支团队正式注册公司,促进几十项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500余人,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夯实创新平台,引进京津优质创新要素,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力促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善“众创—孵化—加速—转化”孵化育成体系,鼓励龙头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等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和研发机构。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硬科技’,即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实体经济。”市政协委员、世维通(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功表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培育“硬科技”市场活力的关键。应鼓励“硬科技”企业与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平台,推动“硬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采取政府出资产、科研院所出技术、“硬科技”龙头企业出人员,三方共建共赢的方式,搭建创新平台,资源共享;降低“硬科技”初创企业进入门槛,加快 “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创新廊坊建设筑牢根基。

市人大代表、大城县联通公司市场部经理刘志峰认为,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科技型企业作为从研发到生产转化的关键一环,却普遍存在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如何实现科技成果快速和有益转化?他建议,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容错机制,完善各类优惠政策,细化成果转化奖励办法,让更多优质资源在廊坊落地转化。

聚人才,优环境,夯实科技创新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省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探索出台财政、税收、住房等激励政策,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吸引各类人才扎根创业。

创新高地一定是人才高地。我市诸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廊坊经济建设的“动力源”、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企业创新的“人才库”。市政协委员、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孟庆强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发挥驻廊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培养科技人才梯队,为加快创新廊坊建设奠定稳固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健全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规范科技项目验收管理等机制措施,为全市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供了有力依据。”市人大代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杨中秋表示,良好的创新生态将吸引、鼓励各行各业科技创新主体潜心研发,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将加快政策链与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对现有政策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动态调整,出台实打实、能操作、可落地的配套措施,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合力,厚植科技创新沃土,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使企业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完备的创新激励政策至关重要。”提及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环境,市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廊坊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志坚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孙志坚建议,顺应“互联网+”发展新形势,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批新业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资金上支持转化重大科研成果企业;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制度,激励企业强创新、重研发,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活力。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