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06月06日 来源: 市发改委 作者: 字体:  

(2006年2月9日廊坊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2007年4月25日廊坊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修订)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的重要五年。本纲要根据《中共廊坊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2.9亿元,“十五”年均递增12.1%,人均达到2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8.5亿元,年均递增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1178亿元,年均递增17.5%。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7.2:51.7:31.3调整为2005年的16.2:54.7:29.1;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九五”末的5.1%提高到“十五”末的9.2%。形成了农畜产品及加工、汽车摩托车配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属制品、电子信息、会展旅游等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华为北方生产基地、深圳豪威电子、京东方平板显示产业园等一批高技术含量的立市立县项目落户,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82亿元,年均增长20%。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5年底,城市化水平达到40%,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一体两翼”、六个城镇群带的城镇体系格局初步确立,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对产业和人口的吸附力和承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税费、财政体制、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利用外资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园区经济成为新亮点,全市近30%的GDP和财政收入来自各类园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5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1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分别为8.4%和5.3%。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取得全面进步,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连续实施软硬环境“双十工程”,全力开展“六城联创”,路网更加完善,信息化步伐加快,电力供应保障有力,环境建设成果斐然,知名度、美誉度迅速提升,“和谐廊坊”建设在全国产生反响,加快发展的思想更加统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平台不断提升。

二、发展机遇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面临着不可多得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我们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提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为我们加快发展步伐开辟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全市面临着以下独特的发展机遇:一是新一轮发展热潮带来的大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中心任务,提出了又快又好地发展,省委、省政府更明确为全省要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全国区域经济和我省各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氛围将有利于廊坊乘势而上,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二是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带来的更快更好发展机遇。我市经过多年抓基层、打基础、造环境,“和谐廊坊”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率先走上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中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来的高科技发展机遇。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大幅增加科研投入,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创新步伐,我市拥有清华科技园、中科院廊坊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信息45所等众多国家重点科研单位,有望得到重点扶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有利于我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四是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和环渤海地区崛起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版块由南向北梯次推进,京津冀都市圈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的加速建设,为地处环渤海以及京津冀都市圈有利区位的廊坊,实现与京津基础设施衔接和产业对接,借势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三、面临挑战

在看到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压力。未来五年我市正处于2000~4000美元的关键发展阶段,这是一个经济加快转轨、社会加快转型的矛盾凸显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变动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协调发展、保障经济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区域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京津周边地区,在较好的发展基础上提出了更快更高的目标,以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与省内外先进和后发展地区相比,我市经济总量小,工业实力弱,支柱产业不明显,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在这种形势下,我市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我们在发展的竞争中克服更多的困难。“极化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仍将持续存在。我市位于京津之间的独特区位,在承接京津辐射的同时,也在明显受到两大城市“极化作用”的消极影响,在引进大项目、吸引高级人才等方面京津所具有的综合优势对我市仍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和不利影响。资源要素方面的“瓶颈”制约将更为明显。我市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2%和84.5%;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土地供需矛盾还将日益尖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也将更为明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进一步抓实,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壮县、强市、富民”,全力打造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为“进位·追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打基础、快发展”的关键五年,加快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必须确立“三大支点”,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大工程”。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跻身全省前列。

——必须走“工业强市”之路。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加大投入和项目工作的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培育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必须坚持“三化并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工业化作为全局发展的基础,把城镇化作为全局发展的关键,把产业集聚、城镇建设作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协调推进。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消除体制性障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契机,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加快与京津的融合步伐,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建设“和谐廊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五个统筹”,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改革发展推进社会稳定,通过促进社会稳定为进一步改革发展创造条件。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以2005年为基期,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翻一番,人均达到4000美元;全部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四年翻一番。经济质量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环京津都市圈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进步。

——经济总量。“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左右,到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0亿元。

——经济结构。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全市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50%左右。

——对外开放。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递增20%以上,到2010年达到25亿美元以上。

——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到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实现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达到10万人。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到2010年分别达到15000元和6200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0、35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注:2005年指标为统计快报数;地区生产总值未考虑物价因素,为2005年价格;带()为五年累计数;预期性指标是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章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工业的优先发展带动一产优化、三产繁荣。坚持培育龙头、打造基地、形成主导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扶持壮大电子信息等6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通讯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8大基地,培育做强华为、中兴、新奥博为、正兴车轮等30个大龙头,投资建设亿元以上的大项目500个,争取打造一批企业“航母”,尽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

一、优化第一产业

突出科技兴农、绿色生态,积极开发优质、高产、抗逆植物新品种,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畜产品,推动畜牧、蔬菜、粮油、林果四大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扩市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到2010年,四大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0%以上。

畜牧业。以“百万吨奶”等工程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控制等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稳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明显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显著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到2010年,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蔬菜业。引进优良品种,推进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实现规模化种植。以永清、固安、香河、霸州、广阳、安次为重点实施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工程。以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区)和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为重点,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强化品牌意识,加快质量体系认证步伐,形成几个享誉京津市场的知名品牌。到2010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50万亩,其中设施菜面积达到100万亩,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粮油业。实施优质粮油产业工程,以汇福粮油、梅花味精、廊雪面粉、华农大豆、占祥粮油为龙头,突出抓好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大豆、小杂粮基地建设,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种植技术,引导粮油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逐步形成三河、大厂、香河、固安优质专用小麦基地,三河、大厂、香河、固安、霸州优质玉米生产基地,霸州、文安、大城优质大豆生产基地,文安、大城小杂粮生产基地。

林果业。重点建设以三河、固安为主的种苗花卉生产基地,以广阳、安次、固安、永清为主的无公害新品种梨生产基地,以大城为主的无公害金丝小枣生产基地,以永定河故道区为主的无公害热杂果生产基地,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推进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积极推进速丰林生产经营和生态防护林建设,完善林木和林产品病虫害防疫监测体系建设,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

二、壮大第二产业

按照“增投资、上项目、抓龙头、促聚集”的思路,依托园区,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木材深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新型材料六大产业基地,培育以华为、中兴为龙头的通讯设备产业集群,以豪威为龙头的视听设备产业集群,以香河家具城为龙头的木制家具产业集群,以胜芳国际家具博览城为龙头的钢木家具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8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廊坊、燕郊开发区和固安工业区,建立完善液晶面板配套件、半导体、计算机及其外设三条产业链,建立形成计算机及其外设、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件、半导体、电子材料、视听整机及通讯设备的生产加工基地,重点推进华为、中兴、京东方、豪威、博为、汉王二期、河北信息产业园等一批关联度强、影响力大的建设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到2010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骨干企业,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廊坊、香河、燕郊开发区和固安工业园区,瞄准国内外整车汽车厂商的需求,扩大提高轿车制动器总成、真空助力器总成等汽车保安件生产,加快推进香河展望、正兴车轮、世源精工等一批在建项目,继续引进一批新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十一五”期间,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成为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天津丰田等主流车型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基地,汽车刹车盘、制动钳等关键零部件成为国际汽车厂商的重要采购基地。

金属制品业。依托廊坊环京津的区位优势,结合金属制品业门类众多、产业配套要求低、市场需求广的特点,面向京津庞大的市场需求,与我市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与制造、家具制造等主导产业配套,立足我市金属切削刀具、管螺纹丝锥等现有基础,重点发展金属结构制品、金属装饰制品、不锈钢制品、金属包装及金属压力容器制品、金属工具制品等产品系列,大力推进前进钢铁不锈钢项目、建安特金属结构有限公司金属压力容器项目、永清红旗家具金属装饰制品项目等一些大项目,新上一些大企业,促进产业聚集,扩大产业规模,发挥金属制品业的主导作用。“十一五”期间,全市金属制品业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依托左各庄胶合板技术民营科技产业园区、华日工业园、香河家具城、胜芳国际家具博览城,推进顺德家具生产基地、胜芳八达公司家具生产、曲美家具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些名牌产品,加强原料生产、原料加工、家具设计、家具制造以及产品展览、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变销售优势为制造优势,变企业聚集优势为产业集群优势。“十一五”期间,家具相关产业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

食品加工与制造。依托廊坊、燕郊开发区和现有龙头企业,立足消费市场,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绿色食品,进一步做大做强汇福粮油、梅花味精、华农集团、五丰福成、福华肉类、明慧集团等重点企业,增上一批新的食品加工与制造项目,拓宽新的食品加工与制造领域,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粮油深加工基地、畜禽产品深加工基地和果蔬深加工基地。“十一五”期间,全市食品加工与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

印刷包装、建材、机械、冶金及黑色金属压延等传统产业,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科技兴业、做大做强的思路,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产业的上档升级。新能源、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等前瞻性产业要超前谋划,立足于高起点,力争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

三、提升第三产业

着眼于服务社会生产、服务人民生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会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形成以会展旅游为主导的、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

会展旅游业。依托廊坊会展中心、第一城等会展设施,完善会展场馆和配套服务体系,充分利用“5·18”、“10·18”等一系列的会展活动,扩大会展规模,提高规格档次,打造品牌效应。依托温泉、高尔夫、森林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与京津旅游市场的整合步伐,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娱乐、观光等系列游。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软硬件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会展旅游完成投资200亿元,到2010年,会展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

现代物流业。重点规划建设以廊坊开发区广宇物流中心为龙头的国际区域性物流产业园;建设文安(国际)机电设备交易示范市场,打造华北机电设备交易物流中心;加快培育永清里澜城物流、三河汇福粮油物流、廊坊绿龙无公害果菜配送等一批现代化大型物流配送项目,引导传统储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变,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建立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邮电通信及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把我市建设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

商贸餐饮业。以发展连锁经营为突破口,推动连锁经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加速推进明珠、华联、民得利、京福华等龙头连锁企业的扩张,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进驻廊坊。充分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引进和创新业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家具、板材、农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

房地产业。建立和完善以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主导,以廉租住房、高档住宅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住房金融、中介和物业管理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

金融保险业。积极鼓励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搭建京津廊金融合作平台,实现京津廊金融资源共享。创新信贷投入方式,树立“靠发展增效益、靠效益防风险”的贷款理念,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县级担保机构建设步伐,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经济、稳定社会的功能,组建完善保险行业协会,鼓励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项目,加快发展健康险、养老险、企财险和农业险,提高各类保险产品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到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0亿元,各项保费收入30亿元。

商务服务业。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多样化的信息、咨询和管理等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培育发展律师、会计、审计、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广告、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咨询力量的顾问队伍及智力服务网络,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

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社区服务条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居民、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扶持发展个体、私营等民间资本投资各种社区服务,推广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居民的家政服务、托幼服务、养老服务、保健服务、特需服务等。

第四章 全面优化空间布局

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有利时机,根据北京实施“两轴、两带、多中心”、天津实施“一轴、两带、三区”的城市布局调整,发挥我市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本着率先融入京津、全面融入京津的思路,沿着重要交通轴线,依托主要城市(市区、县城),兼顾重点城镇,科学规划建设园区,促进产业生成聚集,加快构筑我市“两带一轴一中心”(两带:环北京产业带、环天津产业带,一轴:中部特色产业轴,一中心:城市功能中心)多园支撑、集群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两带:环京、津产业带

环北京产业带。沿规划建设的密涿高速公路,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环北京产业带。在“带”上着力建设廊坊开发区、燕郊开发区、香河开发区、大厂工业园区、龙河工业园、固安工业园区6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加快与北京东南产业带整合步伐,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等优势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极,产业升级的先行区,成为与北京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到2010年,6个产业功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均占全市总量的40%以上。同时,根据各县(市、区)的基础和产业定位,规划建设泃阳、杨庄、淑阳、渠口、大厂镇、牛驼6个县级工业功能区,做到功能定位明确、产业特色鲜明、设施配套齐全,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环天津特色产业带。沿廊泊公路,建设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环天津产业带,在“带”上重点发展胜芳、左各庄、东阜、平舒、留各庄、码头、东沽港、里澜城等节点,培育壮大板材加工、金属制品、家具制造、摩托车配件、新型建材、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提升产业层次,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廊坊中南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示范区,与天津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示范带。

二、一轴:中部特色产业轴

沿规划建设的廊沧高速公路,建设以县域特色经济为核心的中部特色产业轴。在“轴”上着力建设霸州开发区、永清工业园区、文安工业园区、大城工业园区4个重点产业功能区,培育壮大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属制品、食品加工与制造、摩托车配件、印刷包装、新型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为以县域特色经济为主导的中部特色产业轴。

三、一中心:城市功能中心

在“带”和“轴”的交汇处(廊坊市区),建设城市功能中心,重点发展基础性及生产服务性第三产业,成为宜居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加快廊坊市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与京津全面对接的步伐,以国家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清华科技园、中科院廊坊产业基地等科研院所的项目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做大城市经济,增强市本级调控能力,使城市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竞争力明显提高,成为京津冀都市圈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基地,成为河北省实施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和前沿,成为环京津、环渤海地区迅速崛起的代表性城市,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位进入全国地级市前100位。

园区是区域布局的核心节点,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园区和集群是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的两个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园区经济、集群经济在构筑“两带一轴一中心”空间布局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增强各类园区、集群的支撑力。廊坊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其他开发区和园区在规划、功能、实力等方面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到2010年,全市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0亿元,占全市总量比重均达到60%以上。按照集群化思路,促进同质性或高关联度产业在空间上的聚合,推动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加快“两带一轴一中心”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以市带镇、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思路,以产业聚集为切入点,以城市建设为主导,以农村发展为重点,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构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一、城镇体系

按照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市、建制镇四个层次,加快构筑以廊坊市区为中心,以三河市、霸州市为两翼,依托京哈夏安、京开京九、津保、廊大、津保南线和廊霸等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的六个城镇群带组成的城镇体系格局,通过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次中心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走出一条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廊坊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心城市:廊坊市区着眼构筑京津双核次中心的城市定位,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构筑近期“小三点”、远期“大四点”的城市格局,夯实布局合理、空间广阔、承载力强的城市基础。近期重点抓好主城区、廊坊开发区、万庄区“小三点”组团建设,提高主城区和开发区建设水平,突出抓好南城建设和开发区扩区开发;加快万庄区的开发建设,把万庄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新区,打造成为适宜居住、旅游、投资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城。按照未来廊坊城市群的设想,启动“大四点”前期工作。远期谋划市区、永清、固安、香河“大四点”组团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永清、固安、香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用地等纳入市区统一规划,明确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为市区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通过构筑近期和远期的城市发展格局,使城市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为重点,推进城市路网、水系、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廊坊市的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地处京津腹地的独特优势,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管理,建立市政、园林、环卫等市场化运行机制。广泛应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把廊坊市区打造成为环渤海区域“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北方鲜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到2010年,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0万。

次中心城市:以“挖掘潜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为目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谋划城市精品工程,迅速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强化次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发展。三河市立足于“一市两区”(东区为三河城区、西区为燕郊),发挥毗邻北京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材业和休闲、娱乐、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发展成为市域北部的中心城市;霸州市重点构筑“一市三城”(中部胜芳、东部杨芬港、西部霸州城区),充分发挥区域交通枢纽的作用,发展钢材改制、商贸和加工业等,发展成为市域南部的中心城市。到2010年,两个次中心城市市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县城和建制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大厂、香河、固安、永清、文安、大城六个县城,提升综合实力,完善综合功能,发展成为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结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产业特色,重点扶植培育有条件的25个建制镇,燕郊、胜芳、左各庄、牛驼、夏垫等5个作为省扶植培育重点,皇庄、安平、渠口、东沽港、里澜城、马庄、信安、史各庄、留各庄、旺村等10个作为市扶植培育重点,各县(市、区)重点扶植培育10个。各建制镇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加快人口向城镇聚集。到2010年,燕郊、胜芳争取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小城市,省、市重点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其它一般建制镇人口达到万人以上。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举措,按照城乡“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积极壮大蔬菜、畜牧、林果三大特色产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用工业思维经营农业,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聚集效应推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大力推广“农户+基地”的模式,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产品加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扶持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整合农产品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10年,培育主业突出、市场开拓能力强、带动效益明显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具有地方特色和跨区域经营的农村产业基地3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

建设文明生态村。以规划为先导,以发展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村(街)净化、亮化、硬化、绿化为切入点,以“环城式、沿线式、组团式”创建模式为重点,采取政府引导、行政推动、自创为主、社会共建等多种方式,深入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十个一”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文教娱乐、体育卫生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乡镇之间通等级公路,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通自来水,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力争到2010年全市40%以上的村建成文明生态村。

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部免征农业税,完善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健全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实现农户与市场对接,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

第六章 继续优化发展环境

继续把环境建设作为第一竞争点,做到“软环境建设年年有新进展,硬环境建设年年有新内容”,继续认真谋划和实施好软硬环境建设“双十工程”,确保发展环境的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

一、硬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的整合作用、先导作用,本着完善网络、提升功能的要求,加快建设交通网络、电力设施、信息网络和水利设施,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交通网络。路网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投资2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4条高速、7条干线公路,构建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骨架,各级公路协调发展的路网体系。到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07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城通一级路、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油路。铁路和机场建设:积极参与经过我市的京津地区轨道交通和国家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设计,加强与京津两市和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亦庄—廊坊、通州—燕郊的轨道连接线建设。主动争取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廊坊,积极配合国家做好首都第二国际机场的规划、选址、筹建等各项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配合省做好保霸铁路建设。

能源建设。电力设施,积极谋划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项目,为廊坊电网提供可靠的电源支撑。加快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布点,形成互联互供、灵活可靠的输、配电网络。“十一五”期间,完成三河电厂二期,谋划建设廊坊市热电厂、固安热电厂。完成500千伏变电站新、扩建项目2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12个,110千伏输变电项目36个。到2010年,全市500千伏变电站达到2座,变电容量3750兆伏安,220千伏变电站达到17座,变电容量5580兆伏安,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煤矿建设,加大大城煤田勘探开发力度,编制开采规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到2010年,完成大城矿区1号井建设,形成年产5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水利设施。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重点完成廊坊干渠(涿州—廊坊广阳水库)、天津干渠(徐水—天津)、广阳水库等两条引水干渠和一个蓄水区建设工程。加快防洪除涝工程建设,以骨干行洪排沥河道治理、城市防洪、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国营排水泵站的重建和维修加固为重点,做好廊坊境内主要行洪排沥河道堤防的加固治理,永定河泛区、东淀、文安洼、贾口洼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重建、维修、加固廊坊境内的部分重点扬水站。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饮水安全。

信息网络。加快城市信息主干网建设,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加快传统网络的宽带网改造,完善现有光缆传输网、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实现市域内通讯网络无缝隙覆盖,到2010年,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8 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0部,因特网用户达到70万户。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加快城市交互电视和视频点播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普及步伐,到2010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

二、软环境建设

继续实施标准化体系、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构筑公共信息、公共服务两大平台,着力打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标准化体系建设继续推进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市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标准化监控体系,力争经济领域标准化建设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社会生活领域标准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整合金融、劳动、税务、公安、工商等各方面资源,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会计、律师、咨询、评估、技术检测和认证等中介机构发展,积极推动各类中介机构与挂靠的行政部门脱钩,凡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自律的事项,要交给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倡导“人人都是发展环境”,强化各级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审批,构建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第七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加快机制体制创新步伐,逐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加快融入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一、深化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建设“服务政府”;深入实施“提质提速”工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建设“效能政府”;完善民主化、规范化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设“阳光政府”。

财政、投资和融资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部门预算审查和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全面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逐步建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投融资体系。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推行财务总监制,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国有企业投资的监督管理,实现社会资金综合动态平衡。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加强和改善投资宏观调控。政府投资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放宽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以多种形式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拓宽投资渠道,采取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力争“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步伐,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引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促进竞争,提高效率。落实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给民营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引导民营经济进入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和领域,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支持民营经济进入教育、科研等社会事业领域。进一步加快拓宽民营经济的资金渠道,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和上市融资。在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制度、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信息、技术、创业辅导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提高企业家素质,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0%以上。

二、扩大开放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在充分做好园区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建设廊坊出口加工区等新的对外开放载体,努力构筑全市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改进招商方式,采取全员招商、驻点招商、离岗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每年对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明确招商引资目标,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政绩”、“第一能力”进行考核。完善奖励机制,重奖招商引资的突出贡献者,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引进战略投资为重点,争取一批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建立制造和研发基地,带动我市相关产业上规模。优化外资结构,扩大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在加大直接利用外资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贷款,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与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具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实现跨国经营,到2010年,全市境外投资企业力争达到20家以上。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实施科技品牌战略,鼓励高科技产品、品牌产品、绿色产品扩大出口。加大对各类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的应对力度,加强对重点市场、重点商品的追踪分析和预警。

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以国家编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契机,加快实现与京津的资源融通、交通互连、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进望京大道、密涿高速公路密云至廊坊段、廊坊开发区至永乐店站连接线、北三县与北京相邻路桥、南三县与天津相邻路桥等交通设施的对接以及三河电厂二期、固安热电厂与北京在中水利用、供热方面的合作。加强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尽快形成区域内方便快捷的通讯网络。在产业发展上,依托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京津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会展休闲娱乐服务基地。在城市定位上,规划建设京津“双核”的次中心城市。以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为平台,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合作,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开放的规模和水平。

第八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强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科技进步、人才培养促进我市创新体系的完善,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科技支撑

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眼于构建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具有廊坊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培育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围绕提高主导产业竞争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抓好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加快环北京高科技产业带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借引为主、引创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集成、高效利用域内外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以科技创业基地为龙头的科技孵化、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以产学研资多元联合为特征的技术开发、以技术市场为桥梁的成果转化、以各级科技园区为基地的产业化、以科技创业投资为中坚的投融资等六大体系,构筑科技项目从引进到孵化、从创新到中试、从转化到产业化的平台。

推进重点领域的科技进步。抓住国家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机遇,超前谋划,搞好对接,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现代环保、新能源等朝阳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清华科技园、廊坊开发区创业大厦、中科院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把廊坊建设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科技创新创业的活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基地;在食品加工与制造、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重点产业,以引进开发关键设备、先进技术和再创新为重点,大幅度提高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大力实施作物良种优化、标准化、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等农业科技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预警与控制能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十一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科技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二、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抓普及,职业教育扩规模,民办教育上水平,努力构建以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格局,建设学习型社会。

基础教育:在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到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达到省颁“普九”高限水平,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及时消除危房,保障教育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将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解决城镇部分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加强控缀保学工作,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保障适龄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职业教育:围绕经济和社会需求,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优化专业布局,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到2010年,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大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十一五”期间,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廊坊市食品工程学校、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廊坊市卫生学校4所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利用廊坊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广泛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到2010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数达到100%。

民办教育: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着力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创建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扩大民办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突出人才保障

围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继续完善和实施“三项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技能,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学习深造,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引进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带头人、技术开发骨干和科技企业家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质量的行业龙头企业、国际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人才环境工程,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加快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力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到2010年,全市人才密度指数达到17%以上。

第九章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完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推进的机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广泛开展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全员培训,全部实现外输内转就业,不断促进劳动力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努力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积极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权益,消除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因地制宜、保障标准与承受能力相适应、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到2010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职工总数力争达到50万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鳏寡孤独老人的供养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科学合理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全市集中供养。鼓励支持慈善互助活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设施建设,推进公益事业社会化进程。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医疗服务网络,重点完成市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中心)改扩建工程,推进燕郊东方国际医院建设,加快国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机构、县级中医院项目建设。加强县(市、区)级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可以享受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争取2008年在全市基本推行,确保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总体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加快廊坊市第三医院、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市紧急救援中心(120)建设;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城乡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繁荣演出和文化娱乐市场。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廊坊大剧院、市群众艺术馆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两馆一站”建设达到国家标准。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力争形成文博旅游、出版印刷、演出娱乐、节庆会展、网络传播等文化产业群。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把全民健身工程列入市、县两级城市基本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廊坊市体育场和河北省摔拳跆运动管理中心建设,推进市区、县、乡、村各级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构筑市、县、乡、村四级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网;重视发展竞技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选择重点竞技项目,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培养一些竞技水平高、整体实力强的项目和人才。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公共安全生产建设,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和应急救援体系,确保不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积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遏制重大治安事件的发生,确保刑事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预防和妥善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使我市的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形成“求真、实干、创新”的良好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功能,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加快行业协会发展,重视社团组织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坚持依法治市,加强对国家公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制度约束,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司法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深入实施“六城联创”,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巩固扩大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抓基础、促巩固,抓养成、促提高,抓重点、促突破,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塑造城市精神,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十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突出“节约、集约、循环、环保”,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深挖节约潜力,推进集约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资源开采、消耗、废弃物产生、资源再生、社会消费等环节,推动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河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清洁生产,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从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重点培育1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快冶金、电力、食品、板材、建材等重点产业的循环经济改造,重点推进左各庄胶合板、大城保温建材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鼓励绿色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活动,推动社会循环式消费;落实促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对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力度,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资源开发上实现城乡统筹、以乡济城、地上地下互补,合理配置水资源,形成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发展循环型、清洁型的工业和低耗水、高产出的农业,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40m3以下,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普及生活节水型器具,达到供水保证率高、用水效率高,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以上,各县(市、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60%以上。到2010年南水北调通水之前,通过节水、中水回用、微咸水利用等措施,逐步控制地下水超采,避免发生新的超采区或现有超采区继续扩大,控制地下水漏斗发展,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改善城乡环境。

高效配置国土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控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速度,大力开发复垦土地后备资源,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城市用地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为前提,适量增加居住用地。农业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工业用地以各类开发区、经济园区为主,严格控制零星布局。加强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强资源调查,搞好两个资源(地热、煤炭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管好一个矿种(白云石),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施环境治理“五大工程”。碧水工程,加快建设万庄新城、廊坊开发区、大城、文安、霸州、固安、永清、香河、大厂、三河和部分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施污水源自动监控,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防止地下水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蓝天工程,加强工业废气、锅炉烟尘、饭店油烟、机动车尾气、二次扬尘治理力度,控制烟尘、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排放量,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燃气工程、燃煤脱硫工程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建设,20吨以上锅炉及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宁静工程,实行交通噪声和区域噪声管制,强化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整治,控制工业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净土工程,控制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实施测土施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推进各县(市、区)城市垃圾处理场、畜禽养殖及屠宰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市区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全面投入使用;绿色工程,重点抓好以绿化精品点、精品线为主体的城镇绿化工程,以农田林网、河渠路堤、“三荒”地和文明生态村绿化为主体的村庄绿化工程。到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市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40天以上,各县(市、区)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启动环境保护污染监控、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公众参与四大体系建设,到2010年,构建起四大体系框架,基本完成体系配套的工程项目建设。结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使全市环境管理的良性机制得到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形成较为科学、规范、高效的环境保护体系,为创建生态市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第十一章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科学的规划需要科学的组织来保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实施、检查和评估机制。科学合理编制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分领域、分阶段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财政预算、审批项目、核准投资的重要依据,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县(市、区)规划要做到与之协调一致。市政府成立《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在经济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贯彻好《纲要》精神,在全市上下形成关心《纲要》、熟悉《纲要》、支持《纲要》、监督《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完善政策措施保障。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适时制定、出台相应的产业、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有效引导资源配置方向,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确保市场配置资源主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导向和带动作用,确保《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健全监督评估、调整机制。市政府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围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跟踪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评价改进意见,保证规划目标实现。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形势变化或其它重大原因,致使原规划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时,市政府可对规划局部内容进行调整,经法定程序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是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基础、做准备的重要时期。我市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解放思想、同心同德、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乘势快上,确保《纲要》确定的宏伟目标和发展任务圆满实现。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