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进行时

创建惠民结硕果 文明之花处处开——文安县巩固提升创城成果综述

2021年09月30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马越 通讯员 王猛 金鹏 王晖 字体:  

城乡满目青环翠绕、大街小巷干净整洁、交通路口井然有序、街坊邻里谦恭礼让……文安的大街小巷,处处彰显着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从领导干部到基层网格员,从交警到城管,从商户到志愿者……文安人民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步伐中,一起参与、彼此分享、共同进步,围绕城乡环境、交通秩序、市民素质、窗口服务等方面补短板、促提升,让文安净起来、畅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汇聚起创建强大合力,也收获累累硕果。

身着红马甲,俯下身子,清洗马路护栏、路边垃圾桶、公交车站牌,清理沿街小广告,捡拾烟头……文安县委书记任华山在分包文明城市创建责任路段干得热火朝天,身体力行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区干净整洁贡献力量。其他县四大班子领导也分赴创城各分包责任路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文安县委书记任华山表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战役”中,文安县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文安人正在思想上、方向上、行动上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持续努力,跑好这场城市文明建设的幸福接力,推动文安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持续转变。

共建共享提颜值 人民生活更幸福

菜市场干净整洁,“菜篮子”拎得更舒心;背街小巷亮化提升,出行更顺心;老旧小区换新颜,生活更幸福……遇见美好,温暖同行。对百姓而言,创城的幸福感来自身边的美好变化。

文安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城理念,把“群众需求”作为“文明标尺”,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安县西关菜市场地处城区繁华地带,人流物流车流量大,但之前市场里大多是私搭乱建的商铺,违法占道经营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长期堵塞消防安全通道。该县开展了西关菜市场整体拆迁行动,不断提升市场卫生环境和经营秩序,让市民买菜更舒心。除了一个大型的综合农贸市场,文安还新建了两个便民市场——中心便民市场和西城便民市场。两个市场的摊位都是免费的,居民既可以来买菜,也可以贩卖自种的蔬菜。农贸市场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商品摆放整齐,过道畅通安全,菜品种类齐全,环境更好了,买菜的心情也舒畅了”“市场建设得这么好,顾客多了,生意也好了”……新建的农贸市场得到居民和商贩的一致称赞。

坑洼、狭窄、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是不少人对背街小巷的固有印象。“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以前门口的路很不好走,尤其下雨天,坑坑洼洼的。现在可好了,小道通大道,一样平坦,去哪儿都方便了。”家住康乐路附近的居民王阿姨高兴地说,如今的小巷洁净、美观、有序,路面平整了,停车规范了,环境也变美了。

为整体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质量,文安县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对背街小巷的改造整治力度,路面挖补,修复便道,更换树池、侧石,检查井盖……经过综合整治和巩固完善,71条背街小巷焕然一新。

不仅仅是背街小巷,在文安,不少老旧小区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进文安县中盛大厦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道路,崭新的墙面,整齐的车位,生机勃勃的绿植,老人们在小区里悠然地散步。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文安将全县220个小区与88个县直机关单位结对共建,通过整合资源,构建全面覆盖、各方参与的常态化创建管理模式,让小区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文安建设了中心停车场和西城停车场等7个停车场,共增加车位近1260个,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极大缓解了城区停车压力。除了新建的停车场,该县还在城区“见缝插针”施划停车线。在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两侧人行道,开放性小区、公园广场、市场等周边较为宽敞的区域,施划停车线,最大限度扩充车位,增加有序停放空间。2021年,城区新施划机动车位60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线41625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文安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身边事、芝麻事,将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如今的文安,街道整洁漂亮,车辆秩序井然,居民生活和出行方便快捷。人们在创城中感受着文安日新月异的变化,享受着创城带来的成果,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

志愿服务常态化 形象文明双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构建全民、全域、全面的常态化创建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推动实现文安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迈入全国文明城市先进行列,文安县利用每个月第一个周六的上午6:30至9:30开展由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全县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日活动。临近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每周六开展一次。重大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期间,每天开展一次。

每次活动结束后,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带队对各单位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随机督导并现场办公,县四大班子领导对各自分包重点区域的创城工作进行督导,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创城不易,守城更难。文安县各级各部门毫不放松紧盯目标,严格对照创城要求再落实再细化,进一步查漏补缺,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针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道路破损、空中缆线乱拉乱设等问题深入开展好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在激励党员干部实干担当上,文安县委组织部将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保持纳入文安县重点工作评价、晒绩、抓落实等工作机制,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作为。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督导检查,文安县纪委强化督查督办,压实责任,全程督导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督导组强化督导检查,以查促改、以查促干,透过表象向深层次抓落实。

今年以来,文安县已组织开展创城全民志愿服务活动55次,现场发现并交办解决问题1017件,建立部门和街道包联社区、分包路口等工作机制,2200余支志愿服务队11000多名志愿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下沉创建一线,维护停车秩序、市容环境,劝导不文明行为。

群众不光享受着创城带来的成果,也自发成为了城市文明的宣传员、示范员、引导员、监督员。马路上,车辆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街道边,汽车、电动车停放整齐有序;社区里,居民自发捡拾烟头、清理垃圾、文明养犬;门诊大厅、服务大厅,市民自觉保持一米间隔、有序排队;一声声“谢谢”“您好”彰显文明素养,一次次让座、搀扶体现文明内涵……文安处处可见文明善举,处处刮起文明新风。

以人民为中心 群众更有获得感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着城市的精神气质。

在文安县,看得到的文明实践之花正遍地绽放,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文安县各镇、村(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坚持联系实际,效果优先,常态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广大市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近日,在文安县李各庄村95岁老人袁文秀家,志愿者正在给老人理发。自文安县在全县开设县乡村三级“群众点单我接单”心愿帮办工作室以来,只要群众有困难,一个电话志愿者就会上门服务,精准高效帮助群众实现心愿。

文安县围绕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以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志愿者为帮办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秉持“每时每刻,使命必达”的理念。线下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对自己难以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点单;线上通过文安文明手机APP和心愿帮办微信小程序进行点单,倾听民意,问诊痛点、疏通堵点。

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文安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分别建立县、乡、村三级“群众点单我接单”心愿帮办工作室,统一按照“一支帮办队伍、一个工作群、一套工作制度、一块标识牌、一本台账”五个一标准进行打造。

心愿帮办工作室配备由固定帮办员和若干流动帮办员组成的帮办队伍,固定帮办员由县直各部门党员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和副队长担任;流动帮办员由志愿者担任。每天至少安排一名固定帮办员和一名流动帮办员值班,做到服务进行时、帮办不断岗。及时为群众解决病患急救、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事,就医就学、买菜停车、手续办理等生活事,环境整治、修桥补路、公共文化服务等盼望事,真正实现群众有呼必回、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愿必达。

目前,文安县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8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文明实践站全覆盖,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200余支,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113198人。已收集帮办群众心愿1720件,办结率达到90%以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