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2022年01月26日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 字体: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八届市政府第六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依据《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开启全面建设创新廊坊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

一、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2020年,我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88%,高于全省平均值0.13个百分点,比“十二五”末提升了1.07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到649件和6.3件,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311件和4.25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905家、8796家,分别是“十二五”末的5.8倍和2.7倍;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99家,是“十二五”的8.25倍,位居全省第二;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0年我市在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考评中,平均分达到70.88分,位居全省第一,率先在全省消除C类县。固安县、三河市、安次区继续保持A类,其余七个县(市、区)为B类。

图1 2015—2020年廊坊市科技型企业增长情况

二、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大力引进和对接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资源,初步形成“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交易额80.7亿元。推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理化所等在我市设立科技创新基地。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关村软件园等落地建立固安·清华中试孵化基地、北大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航空航天机器人研究所、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等。与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共同签订《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推动“通武廊”区域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香河机器人国际创新园、固安国家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入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市省级及以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16家,居全省第二。

三、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以固安维信诺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6%,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在各级科技专项支持下,成功研发了物理法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全柔AMOLED量产线、五觉特种机器人、OLED发光材料及彩色光刻胶材料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核心关键技术,引领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四、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

截止2020年底,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全省第三)、众创空间29家、星创天地115家(全省第一),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了11家、27家、115家,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链条日趋完善。新成立廊坊银行三河科技支行,设立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三浦科创固安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廊坊高科创业天使基金等创业投资基金,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制定出台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二十余项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图2 2015—2020年廊坊市省级及以上创业孵化载体增长情况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化演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和战略支撑。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新的发展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广度、深度、速度、精度达到空前高度。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开启万物智能互联时代,以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深空、深海、深地探测正在开辟人类发展空间。廊坊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速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赢得主动,实现弯道超车。

二、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发展要求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支撑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发展动力减弱,必须培育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优势,科技创新对发展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廊坊要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科技引领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能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全市科技创新增添了强大动力

我市全域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面临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最有条件、最有优势走在全省科技创新的前列。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际门户地位凸显,廊坊大发展快发展的时机已到、大势已成,也为全市科技创新大跃升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增添了强大动力。新时期,全市要主动服务和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与京津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在廊坊落地转化,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实现新的跨越提升。

四、河北省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要求新举措

“十四五”时期是河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冀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教强省的关键时期,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等系列重要会议都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时期,全省将更加注重战略科技力量的培育,提出加快布局河北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协调高校、企业、中央驻冀院所力量,力争形成强大创新策源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全省更加注重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做强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支撑,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集中承载地。“十四五”时期,廊坊要落实河北省科技创新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协同创新高地建设,着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五、廊坊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赋予科技创新重大使命

中国共产党廊坊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全市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争当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创新廊坊是全面建设“五个廊坊”第一位的工作,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和乡村振兴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发展,因而,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在本市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提供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塑造发展新优势,引领支撑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市进入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

一、科技投入力度不够

我市财政科技投入有限,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较低,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据统计,2020年,我市R&D经费投入强度(1.88%)比全国平均水平(2.40%)低0.52个百分点。科技金融发展缓慢,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动力不足。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全市科技创新资源有限,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等创新型企业主体数量少,科技创新源动力不足,创新产出不高,据统计,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5.8件)的一半。

三、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高

“京津研发、廊坊转化”协同创新效能未充分释放,高精尖的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最后一公里”渠道不畅。

四、创新创业生态不优

全市创新创业生态仍需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待完善,与京津相比水平落差过大,对高端人才、技术、资本、平台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弱,高层次人才“引不来、接不住、留不下”的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第七次党代会要求,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创新廊坊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构建高能级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培育高精尖企业创新主体,着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创新链条,着力营造高品质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用超常规举措打造成果转化优势、资源集聚优势、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全力打造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自主创新。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围绕“四个面向”,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突出开放融合。紧跟协同发展“三大历史性工程”战略部署,构建科技创新空间格局,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集聚京津创新资源,探索协同创新新模式、新内容、新机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节点城市。

(三)突出企业主体。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构建完善产学研融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抢占全球产业创新制高点。

(四)突出人才为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根本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全方位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着力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五)突出生态营造。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融合通道,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破除制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系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综合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培育出一批十亿级创新型企业、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千亿级创新型园区,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表3 “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型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全市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成为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具有较大影响、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的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

第二章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牢牢把握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以“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级,构筑“北中南”三大战略高地,充分发挥重点开发区创新增长极作用,集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协同创新平台(基地),深入对接京津创新源头,最大限度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廊坊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在廊坊落地转化、产业化,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

第四节 打造三大协同创新功能区

围绕服务和融入协同发展“三大历史性工程”,以县域创新为核心节点,以园区为载体,系统谋划三大协同创新功能区,积极建设南连雄安新区、北接北京的“创新走廊”,加快建设以北三县为重要节点,南北贯穿中心城区、固安、永清、霸州的“创业之路”,着力打造以临空经济区为载体的国家创新动力核心区,促进京津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集聚和优化配置,形成符合廊坊特色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一、打造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河、大厂、香河要紧紧抓住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机遇,积极主动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按照四统一要求,在规划管理、投资审批、财税分享、要素自由流动、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探索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路径,着力打造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依托燕郊国家高新区、三河经开区、大厂高新区、香河经开区,积极推进北三县科技创新功能建设,大力吸引北京高校院所、企业研发总部、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共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等,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瞄准北京“摆不下、离不开、走不远”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在中试孵化、生产制造和配套服务环节加强与通州区的产业协同,重点打造燕郊北部科学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香河高铁商务区等承接平台,主动融入北京市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精准布局高效承接北京高端创新资源,建设聚集最新科技成果的协同创新大平台。

二、建设临空经济科技创新引领区

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科技创新功能区建设,重点围绕“1+2+3”核心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航空科技等产业领域,加快建立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南航华北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民航科教产业园区,河北航空运营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支撑建设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与廊坊中心城区、固安、永清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以廊坊开发区、固安高新区、亦庄·永清高校区、龙河高新区等园区为载体,大力培育高端临空科技产业,聚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加快释放临空经济区引爆效应,全力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建设南三县与雄安新区协同创新发展区

把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服务雄安、承接雄安”的理念,支持霸州、文安、大城围绕入驻雄安新区的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积极谋划建设一批与雄安新区配套紧密的孵化转化基地、生产基地、服务保障基地,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实产业承接基础,按照“雄安研发+廊坊转化”、“雄安总部+廊坊制造”、“雄安建设+廊坊服务”等合作模式,实现源头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与示范应用的创新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立足南三县产业基础,以园区为载体,积极与雄安新区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合作,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嫁接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促进南三县创新转型。

第五节 强化开发区创新增长极作用

充分发挥廊坊经开区、燕郊高新区、固安高新区等14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聚,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增长极。

一、强化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

(一)推进高新区争先进位。积极推广“一区多园”和“整体托管”模式,壮大高新区发展规模。全力推进燕郊国家高新区增比进位,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管理体制改革活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排名上升20位。支持省级高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集聚发展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支撑引领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二)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高新区精准谋划“一区一主导产业”,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术、产业技术体系完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燕郊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固安高新区新型显示、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支持廊坊高新区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大厂高新区提升影视文创产业集聚度,加快永清高新区服装创新设计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龙河高新区培育智能终端装备产业。支持高新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体系,搭建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强化高新区公共服务支撑。

二、提升经开区开放创新水平

(一)推进经开区提档升级。支持廊坊经开区晋位升级,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十四五”时期进入全国经开区前30名,迈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方阵。支持霸州、永清、广阳、香河、三河、大城、文安等省级经开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强化特色产业上下游链条,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度,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二)增强经开区创新能力。支持经开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建设服务企业、面向行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提升园区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结合。增强经开区对外开放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建设国际合作园区,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六节 建设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基地

一、合作共建一批科技园区

吸引京津高端创新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与京津等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采取一区多园、总部-孵化基地、整体托管等模式共建各类科技创新园区。加快推进亦庄·永清高新区、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固安合作园、京冀通航产业园、固安航天科技产业园等科技合作园区建设。

二、集中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基地

围绕廊坊重点发展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鼓励优势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合作,联合共建各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机构等。重点推进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中科院中试基地、北航智能技术与机器人(香河)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第三章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动力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完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全面增强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

第七节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到202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培育壮大一批高成长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

一、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

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遴选一批体量规模大、创新水平高、行业带动强的领军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予以集成支持,加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龙头。鼓励大企业平台化转型,开放自身技术、资本、市场等行业优势资源,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共生共创融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集中力量突破我市重点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二、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

实施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发掘一批掌握行业技术、市场、品牌等话语权的“独角兽企业”或“独角兽种子企业”,建立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为高成长企业提供个性化支持政策。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支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和行业标杆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力度,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的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创新、人才引进、市场融资、要素保障的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四、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科技人员在廊坊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核心业务,加快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和品牌。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一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

第八节 打造环首都创新人才高地

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自主培养和引进并重,深化人才评价和使用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保障和激励政策,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一、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围绕青年拔尖人才开发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入实施“燕赵英才”“人才兴廊”等人才新政,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重点围绕临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燕郊高新区、廊坊开发区等创业条件和商务环境较好的产业园区,建立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新政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支持,缩小与京津的政策落差,全面优化人才环境。

实施硕博人才计划。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青年硕士、博士人才来廊坊就业创业,对企事业用人单位引进的硕博人才在工作待遇、住房补贴、职称评聘、户籍办理、创业投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纳入“硕博人才库”进行管理。支持域内高校院所与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快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分校、研究生院,大力培养优秀硕博人才。

二、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家

筛选一批优秀企业家人才,纳入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重点培育兼具创新力、洞见力、领导力的创新型企业家。探索实行选派培训制度,依托我市重点高校开设专题培训课程,建设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基地,定期选送一批培育对象到国内外大学、重点园区、政府职能部门、大型企业等地学习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素质。鼓励创新型企业家申报各级各类科技和人才计划项目,优先支持培育对象所在企业申请创新台、资质认证和国内外专利。组织成立创新型企业家顾问委员会、俱乐部等团体,争取更多创新型企业为全市科技发展贡献智力支持。

三、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实施,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高、中职学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双元制”、“订单式”等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本地人才队伍的梯次培养。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技工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支持京津高校来廊坊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比武竞赛场等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的载体平台。

四、积极引进国外人才智力

充分发挥企业引进国外人才智力的主体作用,树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意识,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完善引进体制机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外国高端人才,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引才引智。把重点项目作为引才引智工作的抓手,以引才带动项目,以项目培育人才,破解关键技术难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营造公正、法治、宽松、宽容的引才用才环境,为外国人才施展才华、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五、加大柔性引才力度

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人才理念,以兼职教授、客座专家、退休返聘、星期天工程师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急需的紧缺人才。支持用人主体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为载体,运用股权激励、技术入股、订单式科技合作等方式引才用才。对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受年龄、社保、劳动合同等条件限制,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医疗保健、文化旅游、子女上学、免费乘坐公交等方面服务,探索建立跨区域资质互认的柔性引才新机制。

第九节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对接京津科技资源,按照廊坊产业发展定位和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积极推进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合理布局和体系建设。到2025年,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00家。

一、争取省实验室布局

以服务重大产业发展为目标,谋划建设河北省实验室,增强廊坊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源头支撑。加大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围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突破,面向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建设一批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引领和带动行业创新发展。支持联合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组建联合实验室,探索建设实验室联盟。

二、建设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多方参与、独立运作”的原则,由一个或若干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重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创建国家级或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各类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三、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集中打造一批集技术研发、项目中试、成果转化、孵化投资、创业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着力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中字号”“国字头”大院大所、科技领军企业在廊坊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研机构。加强新型研发机构能力建设,鼓励中科空间信息(廊坊)研究院、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国科赛赋河北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市场化运营,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着力提升机构研发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科学管理,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设立、谁撤销”,压实举办单位管理保障职责。制定新型研发机构专项扶持政策,围绕人才引进与激励、运营经费、用房用地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评价体系,加强监测评估与指导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活、产业发展贡献大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优先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

第十节 推进孵化载体提质升级

一、鼓励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

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面向临空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依托企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等主体,加快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支持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放自身技术、人才、渠道、资金等专业资源,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到2025年,市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70家。

二、建设高水平科技孵化器

鼓励建设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硬科技孵化器等新型孵化载体,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大力吸引科技人员、京津青年、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廊坊创业。鼓励孵化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升级发展。鼓励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持创新创业活动,降低创新创业主体与资本、技术对接的门槛。吸引京津投资主体来廊坊建设孵化器或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孵化机构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或孵化基地。积极开展孵化器政策落实和创新,加强孵化器从业人员资质培训、孵化器中高级人员培训,完善多层次创业导师体系建设。到2025年,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0家。

三、加快建设企业加速器

鼓励企业、专业运营商、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提供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的企业加速服务,为企业提供快速成长的定制化空间。重点鼓励加速器通过“三旧改造”和盘活存量土地开发建设,支持企业在自建楼宇中兴办孵化加速载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在每年“三旧改造”项目中,优先保障孵化加速载体建设用地需求。

第四章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围绕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战略需求,加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部署,坚持以高质量科技供给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节 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紧抓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以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廊坊开发区)、国家火炬廊坊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固安高新区)和燕郊高新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为重点区域,发挥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重点开展新型显示、大数据、通讯终端设备、高端软件及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农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化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一)新型显示。重点突破LCD通用材料、光学膜、OLED材料、柔性触控材料等新型显示材料技术攻关,推进大尺寸AMOLED面板、中小尺寸AMOLED柔性折叠屏、全面屏、触摸屏、微缩显示面板、4K/8K超高清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VR/AR相关显示器件等研发及产业化。

(二)大数据。重点突破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数据采集、机器学习、海量数据处理、数据真伪识别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制支持典型应用场景的开放架构大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加大区块链核心底层技术、敏感数据识别、数据防泄露、数据库安全防护等数据技术攻关。

(三)通讯终端设备。围绕下一代互联网改造升级和大规模商用,重点开发基于IPv6及5G商用的智能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联网、VR/AR、平板电脑、4K/8K电视等移动终端设备及零部件、适配器,加快宽带网络终端、xDSL接入终端、IPTV机顶盒、核心路由器、大容量交换机等固定通讯终端产品开发。

(四)高端软件及信息服务。重点开发嵌入式软件、工业控制操作系统、大型复杂系统仿真软件、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技术,突破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涉及的软件兼容和跨平台应用集成等共性关键技术。

(五)人工智能。开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研发,支持深度学习算法、大规模神经网络建模、并行计算、自主认知机制等技术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在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数据检索与分析、人机交互等通用领域的应用。

(六)集成电路。重点开发量大面广的移动智能终端芯片、数字电视芯片、网络通信芯片、智能穿戴设备芯片,积极发展倒装封装、多芯片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培育发展工业控制芯片、汽车电子芯片、服务器芯片设计服务。

(七)数字化技术。以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为方向,加大数字化关键技术研发。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二、高端装备制造

依托廊坊经开区、燕郊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强化行业领军企业引领作用,围绕机器人、数控机床、重大成套设备等重点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一)机器人。重点研发高精度伺服驱动器、高精密减速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智能控制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破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模块化设计、动态性能优化、高速高精度控制、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开放式网络化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

(二)数控机床。围绕高端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光机、机床整机产业链,着力突破全数字高档数控装置、高速电主轴技术、复杂数控刀具、多轴联动技术、高精度测控传感技术、直线电机进给驱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三)重大成套设备。以大型化、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可靠化为主攻方向,开展矿山装备、石油技术装备、建筑装备、特种车辆装备、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等重大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整机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三、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依托廊坊开发区、燕郊高新区、固安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加快承接首都医疗资源转移,以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华大基因生命健康科学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等重点项目为依托,重点开展生物药物、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研发,大力培育智能医疗、精准医疗等医疗服务技术开发,支撑生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一)生物药物。大力开展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多肽药物、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技术与药物研发,重点开展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研发,积极研发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加快突破抗体偶联药物、双功能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新型抗体技术及生物安全关键技术。

(二)现代中药。积极开发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妇儿科疾病、消化科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加大重大疑难疾病中药新药创制和基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新药研发,加强名优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力度。开展药品上市后疗效、安全、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再评价,实现新药国际注册的突破。研究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种植养殖、炮制和质量控制技术。

(三)医疗器械。重点开展呼吸机、麻醉剂、智能监测等手术室及ICU器械研发,积极研发新型X射线发射技术、植入式芯片检测技术、超声弹性波成像技术等医疗影像技术,积极开展免疫诊断仪器、生化分析仪、基因测序仪、质谱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的研发,开展骨科修复材料、人工角膜、人工瓣膜、可降解血管支架等植介入器械及康复器具关键技术的研发。

(四)精准医疗。重点发展开发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基因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方案。重点突破CAR—T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肿瘤靶向治疗等关键性技术,前瞻布局基因诊断和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

(五)智慧医疗。围绕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监测、监控、筛查、诊疗、康复等应用领域,开发一批基于移动网络、具备智能感知和远程通讯功能的远程诊疗设备和相关软件,研制一批高性能的医用可穿戴设备和体外诊断设备。

第十二节 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优势

一、临空产业

以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固安高新区为核心区,布局建设一批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创新平台,重点开展飞机及航空零部件、运载火箭、卫星应用、军民融合、航空航天材料、航空物流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一)航空航天。加强民用飞机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和实验验证技术,加快航空机载、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研制。围绕商业火箭研发领域,开展火箭动力系统、制导和控制系统、箭体结构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及总体设计与总装服务。聚焦商业卫星领域,积极开展卫星制造、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研制与产业化。

(二)卫星导航。重点开展低功耗小型化高精度北斗系统级芯片、智能位置服务软件与解决方案、位置大数据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卫星遥感系统、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融合应用技术开发。

(三)军民融合。加快航空航天核心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军用技术向民用产品转化,推动卫星应用、航空标准件紧固件、高端轴承、网络安全等民参军技术开发。

(四)新材料。重点开展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先进钛合金精密成型件、航空发动机粉末盘等领域技术研发,开展民用航空材料与部件检测和认证服务。

(五)航空物流。重点开发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支撑技术、智能仓储装备关键技术、智能运输配送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着力突破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物联网技术。

二、氢能

把握氢能源市场机遇,谋划建设若干氢能源产业化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氢能企业,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口,围绕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核心环节,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创新。

(一)氢制备。重点突破先进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高效大规模低成本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规模电解制氢与电网适配技术,积极布局生物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制氢智能化技术和一体化技术。

(二)氢储运、氢加注。重点突破高压储氢瓶关键技术、材料及装备,低温液态氢规模化制备技术、车载储氢瓶关键技术。积极研发成本低、循环稳定性好、使用温度接近燃料电池操作温度的氮基、硼基、铝基、镁基和碳基等轻质元素储氢材料。加快突破加氢站关键装备材料及技术设备。

(三)氢燃料电池及系统集成。重点研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金属空气燃料电池技术等氢燃料电池技术。重点突破全功率乘用车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燃料电动机及其附件系统适应性、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三、金融科技

以燕郊高新区、廊坊经开区、固安高新区等先进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科技型京津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研发企业,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在金融领域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在支付、借贷、保险、理财及金融监管等领域应用。

(一)支付科技。鼓励银行机构在营业网点、社区金融服务站、农村金融服务站等物理场所推广应用智能柜台、VTM远程柜员机、机器人大堂助理等智能机具和设备,积极探索建设“无人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在各类支付场景中,应用语音合成、对话理解、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支付及时性。

(二)信贷科技。鼓励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运营、服务全流程推广金融科技技术,探索开展智能放贷业务。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对借款人进行精准营销、额度授信及高风险客户识别等风控管理。

(三)保险科技。支持保险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保险产品服务,提升理赔效率和优化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保险公司风险评估以及保费厘定能力。

(四)理财科技。鼓励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支持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各类交易场所的应用。鼓励基于大数据的指数产品、交易策略和信息增值服务的创新,开发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投资顾问领域的应用,实现自动化的线上财富管理服务。

(五)金融监管。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积极搭建具有风险信息主动发现、持续监控预警、交易合同存证、风险事件应急处置等多项功能的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分析+处置”有效联动,及时发现、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第十三节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生态治理,面向全市金属制品、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保温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智能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工业设计赋能,打造一批标杆性智能工厂、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示范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工业设计植入,全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与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

一、汽车及零部件

立足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加快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向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转变。加快推动节能汽车技术升级,着力突破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技术、低阻力技术等共性节能技术、传动技术、动力技术等。加快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电池管理、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电动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纯电动电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着力突破环境感知与识别技术、互联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决策及控制技术、测试验证技术等智能网联汽车共性关键技术。

二、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

以绿色、安全、环保、智能为方向,聚焦霸州特色定制家具、香河家具、大城红木、文安人造板等传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开发实木板式家具、定制家具、家具五金配件及功能构件等产品,着力突破家具数字化设计技术、智能家居关键技术,3D打印家具技术、绿色材料与环保涂装工艺等关键技术。

三、食品制造

以食品营养与安全供给为核心,以霸州、香河等重点区域为依托,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乳制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新产品创制,着力突破食品原料风险因子筛查、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的控制技术、现代物流与冷链过程的品质控制、精装快速便捷检测等技术。

四、金属制品

以高端化、绿色化升级为方向,以霸州、文安、香河等重点区域为依托,重点突破钢材高效轧制技术、高强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粉末冶金增材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发全氧冶金高效清洁生产技术、氢气竖炉直接还原清洁冶炼技术等金属制品节能环保技术。

五、保温建材

围绕大城绝热节能材料、廊坊开发区管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重点开展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建筑保温一体板、新型外墙装饰板材、屋面保温系统、建筑保温系统、岩棉板橡塑等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第十四节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计划,以我市毗邻北京的县市区为核心区,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重点开展现代种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智能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着力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联合京津高校建设一批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持续推进农业“星创天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支撑,着力打造京津冀都市现代农业区。

一、现代种业

重点开展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推广,蔬菜优质多抗新品种推广,加强甜瓜新品种选育技术;加快发展优质猪、牛、羊、肉禽新品种选育、高效繁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二、精准农业

围绕设施蔬菜、健康畜牧、生态林果花卉、优质粮油等重点领域,重点开展智能温室大棚、农田信息采集系统、网络化管理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和集成应用。加大绿色增产技术体系的研发推广力度,推进主要农作物精准营养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高效绿色防控农艺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畜禽非粮型饲料资源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监测与免疫防控技术等关键技术。

三、智慧农业

重点开展农业环境要素、本体信息、病虫草害等感知的农业传感器技术推广,加快发展精确播种、施肥、除草、采摘等农用机器人或无人机研制与集成应用,积极开展农业遥感、气象、资源、病虫草害等大数据集成应用。

四、绿色农业

重点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高效种养、秸秆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物制品等共性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五、智能农机装备

重点开展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农机作业土壤状况实时获取技术、种肥药精准施用模块化控制系统、高效收获作业质量全程智能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研发制造农药喷洒无人机、自动收割机等智能农机装备。

第十五节 支撑数字城市建设

坚持把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科技惠民工程,着力解决人口健康、生态环境、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推广和转化民生科技成果,全面支撑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一、促进人口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心脑血管、肿瘤、精神及代谢类重大常见多发疾病、重大传染病、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等风险识别及防控技术开发,加强食品生产与供应链安全保障技术、数字化老年疾病防控关键技术攻关。

二、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围绕京津冀智慧城市能力中心建设,聚焦交通、电力、通信、水务、燃气、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社区、商圈等公共服务设施领域,加强互联感知、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展绿色建筑、智能交通、智慧政务等领域关键技术规模化应用。

三、保障公共安全

围绕“平安廊坊”建设,重点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防控技术、重大疫情防控技术、生产安全保障与突发重大事故灾害防控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实现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提前感知、及时预警、快速处置,为扛起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第十六节 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支撑

面向我市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科技需求及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围绕新能源高效开发技术、数字能源技术、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四大技术领域,着力构建低碳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为推动美丽廊坊建设,打造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强大科技保障。

一、新能源高效开发技术

开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和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加强先进储能、氢气“储运加”、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电力电子化柔性输变电装备、智能配电网分析与调度运行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等技术研发,推动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规模替代。

二、数字能源技术

积极开展智能电网、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运营交易等能源互联网技术开发,加快智能电网及综合能源系统装备、基于能源大数据的增值服务、能源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实现外电入廊和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互补,建设大规模“源—网—荷—储—用”友好互动系统,构建协调发展的能源互联网体系。

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围绕我市碳中和碳达峰远景目标,聚焦CO2捕集与封存(CCS/CCUS)、CO2转化利用、太阳能燃料、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替代、生态系统碳汇、传统能源高效利用等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方向,积极开展低能耗、低成本、大规模碳捕集技术,CO2安全可靠封存、监测及运输技术,CO2加氢转化制备液体燃料技术,高效低成本生物固碳技术、近零碳排放生产工艺与替代产品等创新研究与应用示范。

四、生态保护技术

实施科技支撑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围绕大气、水、土壤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重点开展消化吸收垃圾集中分选、生物处理、飞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填埋气收集利用、臭气控制、不达标填埋场治理等先进技术。支持研究环境质量综合立体监测/遥测技术、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地下水、饮用水微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技术。

第五章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活力

以增强区域创新吸引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健全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链条,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提升全市高端创新要素承接能力,培育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环京最富吸引力的创新创业首选区。

第十七节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加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吸引一批京津及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来廊坊转移转化。支持我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提高研发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科技成果供给从顶层和源头上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大力培育发展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构建咨询、培训、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金融、法律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链条,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理化所等创新平台作用,持续深化“中科院+”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

二、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

围绕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场景工程,吸引全国尤其是京津科学技术成果在廊坊“首发首试”和应用转化,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化价值的示范产品。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采购力度,实施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政府非招标订购制度,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加快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推广。发挥众创、众筹、众包和虚拟创新创业社区等多种创新创业模式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重大技术产品研发,加强科技成果与市场有效对接。

三、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在有关法律法规框架下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科研项目形成机制,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主动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确定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建立成果转化激励与免责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制定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健全科技成果报告与登记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畅通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渠道。

第十八节 打造支持创新创业金融生态

一、做大做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加大市本级财政投入,鼓励成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成立创新创业投资公司,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并在我市设立子基金,加强与域内外各类金融和投资机构合作共建基金。

二、加快发展创业及股权投资机构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支行、科技担保机构、科技创业投资机构、科技保险机构等。加快建设廊坊科技金融中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布局科技支行。做大市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引导银行、担保等金融服务机构创新和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产业链融资、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融资等新型融资产品。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债券融资力度,采取政府风险缓释基金、债券贴息等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三、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

强化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鼓励科技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石家庄股权交易所等境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境外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并购重组,提高整体实力。扩大上市后备资源储备,选择成长性好、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后备资源库,有针对性开展上市培育。

第十九节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一、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强企、强校。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投融资、保险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交易、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市、区)建设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加快引进京津两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到2025年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件。

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推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防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支持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加强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防控和对外合作。

第二十节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一、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重点推进香河机器人国际创新园、固安国家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建设,支持有条件县(区)、开发区瞄准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创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国际合作示范区,营造适宜特定国别(地区)高端要素聚集的良好环境。鼓励市内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联合国际创新资源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加速对海外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整合和利用。

二、鼓励科技型企业“走出去”

支持我市科技领军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直接利用境外高端人才、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等开展研发活动,对于拟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的企业根据需求给予“一对一”帮扶。着力推动我市科技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共建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海外技术推广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科技或产业国际创新园等,支持优势产能与技术成果输出,促进技术、资本、人才互联互通。

第二十一节 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一、健全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机制

实施市级重大科技计划专项,围绕临空科技、大数据、新型显示、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探索建立“揭榜挂帅”、“赛马”科技攻关机制,着力突破一批杀手锏技术,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布局一批未来技术,形成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重大成果,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状态。编制“三首”产品研制需求清单,引导企业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研发应用。

二、统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平台、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强科技、人才、金融、产业、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推动科研机构分类支持试点,加大对基础类、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力度。深化“三评”改革,赋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大的科研相关自主权,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试点,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突出质量贡献为绩效导向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活动,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等支持方式,努力实现科技资源高效供给和综合利用。

三、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勇于创新、敢闯敢试”的廊坊双创文化。组织开展一批具有全国品牌性、标识性的高层次创业大赛和高端创新论坛活动。加强各类媒体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生动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积极培育创客文化,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尊重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氛围。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免费开放。依托高校、科技型企业,建立一批主题性科普教育基地。支持各类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开展科普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构建科普服务新平台。探索“互联网+科普”,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促进科普产品在基层和大众广泛传播。

四、深入推进县域科技创新

积极开展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区)创建,鼓励三河市、广阳区等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区)。积极落实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鼓励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争先进位,支持全市在保持全部消除C类县(市、区)的基础上,推动香河县、广阳区、永清县等有条件的县区向A类县(市、区)迈进。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高端发展,围绕做大做强“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引领县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积极推进创新型乡(镇)建设行动,引导重点乡(镇)积极引进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第六章 健全保障机制,推进规划全面落实

第二十二节 加强党的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改革创新摆在全局工作核心战略位置,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责任人、时间表、施工图,全力推进全市科技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依法实施规划,落实省市相关法规制度,依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第二十三节 强化组织保障

发挥廊坊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重大政策建议。各县区、开发区政府各部门要强化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抓好重点任务分解和落实。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十四节 优化政策环境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有机衔接,打造全链条、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新机制,允许京津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至我市后,均可享受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京津企业将注册地变更到廊坊后,继续使用原企业名称。针对已在北京、天津取得生产经营资质、认证的企业,搬迁到廊坊后,经审核继续享有原有资质、认证。建立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双向聘任等制度,在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根据个人意愿予以保留或调整。

加强新经济制度试验。改革传统审批模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推行“非禁即入”。探索对跨界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部门协同监管。适应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变化快、业态新、规模小等特点,建立完善新业态、新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第二十五节 加大创新投入

争取国家、河北省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集中财力对市内的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难题、科技成果转化等给予重点支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和追加机制,确保市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探索风险补偿、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合力支持企业科技活动。深入推行“创新券”模式,鼓励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激发科技创新市场需求。探索PPP模式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第二十六节 加强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制定科技创新发展绩效监测评估体系。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建立健全第三方监测评估机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科技创新发展进展和经济社会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相关政策解读文件:《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