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我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03月2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赵然 字体:  

编者按:

办理企业股东名称变更业务要多久?在廊坊,答案是“当日办结”。从繁杂的手续流程到54项行政许可当日办结,从出台《廊坊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办法(试行)》到全面推广实施“三十八证合一”制度,一项一项落到实处的政策举措,折射出我市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的不懈努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去年2月份,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成立了营商环境整治组,正式启动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指导下,我市创新体制机制,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连续打出“组合拳”,让企业深切感受到审批少了,门槛低了,环境好了,将廊坊真正打造成为营商环境“高地”、投资兴业“热土”。

简化办事流程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真没想到,上午提交申请材料,下午就拿到了核准通知书。”我市一家房地产公司业务员李彩红近日到市行政审批局办理企业股东名称变更业务,切身感受到了廊坊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便利。

为优化营商环境,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出了涉企54项行政许可事项当日办结、市县两级领导重点联系服务百家企业、企业登记便利化等一系列实打实举措,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26条措施》,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企业简易注销等创新机制,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和应用,进一步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为给企业降低成本,我市还开展了正税清费工作督导调度,并将年纳税30万元以内的中小微企业纳入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范围。规范了收费项目,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规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去年9月底,我市“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实现了“三十八证合一”。按普通企业经营一般事项至少办理7项涉企一般性经营项目计算,企业办理时间较以前至少缩短了30个工作日,往返少跑12次,提高效率达85.7%。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我市市场主体发展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截至2017年底,我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1.85万户,同比增速达18.29%,超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00户,居全省第三。全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98万户,提前三个月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4.8万户目标任务。万人市场主体690户,位居全省第二。

优化服务和要素保障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期间,我市组织各县(市、区)、有关市直部门针对政策落实、政府诚信、窗口服务等同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了8次全市范围的营商环境问题查摆活动,共查摆出128个市场主体反映问题和94个部门自查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列入市、县营商环境工作台账,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开展限期治理,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销号。此外,为进一步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解放生产力,各地各部门还从“加”、“减”“乘”、“除”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各项政务服务措施。

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最大程度简化管理环节。开展了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共取消了11项权力事项。向各县(市、区)下放了21项含金量较高的权力事项,在全市范围对涉及群众办事的循环证明等不合理合法证明开展了两次集中督查,取消政府部门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27项。

在强化监管上做“加法”,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6类执法行为全面推行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汇总梳理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487项,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27万余户,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1197名,并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

在项目建设上做“乘法”,加强各种要素保障。加强用地保障,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处理闲置土地、整合僵尸企业用地等工作。加强能源保障。为保障重点企业和开发区的用电需求,廊坊供电公司超前布局配网规划和建设布点,推行市县服务资源集中调度、乡镇营配服务融合、强化供电服务能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诚信体系建设上做“除法”,加强信用基础建设。2016年底完成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升级改造,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信用服务。建立奖惩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红黑名单建设。开展政府失信问题治理,建立“双周报”机制,定期对政府机构失信问题进行督导,避免问题反弹。

率先出台文件 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型政商关系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二字。政商之间“勾肩搭背”或“亲而不清、为官不为”,都有违政商“亲”“清”交往之道。如何使政商之间既团结协同、亲切亲密,又清白干净、清纯清爽?

为了让政商双方有规可依、有度可量,去年7月份,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廊坊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办法(试行)》,列出了政商交往的“负面清单”,厘清政商交往界限,推动全市营造“亲”“清”政商关系,给政商双方违规行为戴上“紧箍”,推动政府廉洁、企业规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政商关系的“亲”意味着什么?对商界而言,扶持企业发展,简化便捷政府审批就是“亲”,努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亲”,尤其是对民企与国企一视同仁才是真的“亲”。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了政商交往中能做什么,提出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等9项“亲”商具体措施。

在“清”的方面,斩断利益链条,守住“清”的底线。从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双向要求,划定了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与企业交往的10条红线,列出了企业与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交往不能有的8类“负面清单”。明确党员干部应杜绝以权谋私,并倡导企业应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依法守纪、加强行业自律,从而构建“清”的政商关系。

我市还制定出台了《鼓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办法》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暂行办法》,分别为干事担当者鼓劲、向懒政怠政者问责,与《廊坊市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办法(试行)》三者互为支撑,凝聚起了持续优化廊坊市场营商环境的合力。

渠通水畅,方得清泉源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自始至终是我市激发市场活力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下大功夫、真功夫,突出问题导向、瞄准企业需求,着力把廊坊打造成投资洼地、创业乐土。

现如今,枝繁叶茂筑暖巢的廊坊,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营商磁力。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