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精准识别高质量

——廊坊市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2018年11月1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马珉璐 字体:  

精准扶贫有诸多要求,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一方面可以使扶贫举措更加精准有效,另一方面,也能在基层群众中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只有真正把扶贫对象摸清摸准,弄准“扶持谁”,才能为下一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提供重要依据。

大城县臧屯乡十王堂村村民李广源和妻子都是二级智力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在村委会的帮助下,李广源提出贫困户申请,经过“村评议”“乡审核”“县审定”几个识别程序,他家最终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十王堂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告诉记者:“我们对申请贫困户的家庭进行了公示,公示了半个月,民主评议完了之后,评议结果也进行了公示,公示完成之后,我们才上报乡政府,乡政府审批之后,我们也进行了公示。”

和李广源一样,我市所有贫困户的识别全部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为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路上不让一人一户掉队,2017年8月,我市严格按照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和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52元的国家现行识别标准,抽调各级干部18474名,组建工作队3358个,走访农户88.79万户,接收贫困户申请9513户24771人,严格按照“村级评议、乡村两级公示和县级比对公告”的认定程序,秉承“不漏掉一个贫困户,不让一个不符合条件者蒙混过关”的原则,最终确认贫困人口2304户6113人。为进一步精准掌握贫困人口底数,我市制定了《廊坊市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服务办法》,并于今年6月份和9月份,先后开展了两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再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省级贫困户识别、退出标准及程序,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应纳尽纳”,对已纳入但不符合条件的“应退尽退”,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全面排查、识别甄别,以彻底解决漏评、错评问题,努力实现精准识别“零误差”。2018年7月全省启动建档立卡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9月21日建档立卡动态信息调整结束后,全市现有贫困人口2071户5261人。对边缘户实施实时动态监测,一旦发现符合贫困户申报条件的立即启动识别程序,做到应纳尽纳。

市扶贫办工作人员杨洪俊介绍,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我市逐户逐人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详细记录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以及具体帮扶措施等各项基本信息,为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改革,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对确保按期退出和退出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确保贫困人口精准退出和稳定退出,不仅是检验精准扶贫战略成败的关键,也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市明确规定,必须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扶贫标准,有明确的脱贫路径和具体帮扶措施,实现安全饮水,实现安全住房,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才能退出。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退出工作,我市坚持退出标准,严格验收办法,既防止急躁症,又防止拖延病,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我市组织帮扶干部入户宣传,向贫困户发放政策明白纸,宣传脱贫政策。设计脱贫路径和成效表,由村乡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组成工作队,与贫困户核对脱贫路径和具体举措成效,明明白白退出。组织工作组入户复核,对重点人员进行抽查,严格程序,精准退出。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从10月1日启动退出程序。截至10月底,全市贫困户脱贫退出“村评议”“乡审核”“县审定”环节全部完成,共公告退出1364户3885人,加上标注人口110户304人,本年度确定脱贫退出1474户4189人。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