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协同绘就新蓝图

2019年09月06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刘飞 字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一座面积6429平方公里的城市并不起眼。但若提及区位优势,素有“京津走廊”之称的廊坊,区位之显跃然纸上。

廊坊连通京津、背靠雄安,位于京津雄三角核心区,所辖10个县(市、区)全部与京津接壤。它北有首都机场,西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有天津机场和天津港,是全国唯一一座一小时车程内拥有三个国际机场资源的城市。

1949年,伴着新中国成立的步伐,廊坊设镇,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行政区划。1989年,廊坊撤地建市,标志着廊坊作为一个新生城市,阔步走上历史舞台,城市发展的新蓝图由此绘就。

纵观廊坊的成长历程,从“服务京津、靠城吃城”到“借助京津、扩大开放”,再到“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城市的发展脉络始终与京津相伴相生。

数十年沧桑巨变,一代代廊坊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见证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勃然兴起、日新月异:从偏居三角地一隅的贫弱“小镇”,成长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繁华新都会。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廊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廊坊全域都处于国家重大历史性工程支撑带动之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风好正扬帆,奋蹄新征程。这座京畿之城紧紧抓住机遇,开启了迈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如今的廊坊大地处处迸发着生机和活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扩展开来,全市人民尽享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

抓住区位优势,注入发展原动力

廊坊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1897年,京山铁路在廊坊设站,廊坊由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城镇,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聚集。

火车从天津到北京斜穿45度角通过廊坊站,它是天津到北京之间唯一从市里通过的车站。老车站的设立,为廊坊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优势。伴随着铁路大动脉的跳动,连接京津的独特区位为廊坊注入了发展的原动力,催生了早期的繁华地区——三角地。

改革开放以来,廊坊坚持服务京津、借势京津、融入京津,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全省第一个亿元镇胜芳镇、第一个亿元村东升街都出在廊坊。

回顾廊坊的成长脉络,京津的身影随处可见——

早在1984年,廊坊地区即通过多种渠道与京津进行经济技术协作。当时全区有170多个县以上企业、6870多个乡镇企业和京津两市建立较稳定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协作产品达950多种,协作产值达5.6亿元……

1986年1月,廊坊地区行署召开全区计划工作会议,明确“七五”期间的战略重点是“明确发挥优势、服务京津、‘靠城吃城’”……

2010年1月,廊坊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对接京津为重点,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做京津的“菜篮子”“米袋子”,把农副产品运进城,把京津企业的配件加工订单带回来,曾是廊坊借势发展的主要途径。

东风起时春潮涌,健笔落处宏图新。

时间飞跃至2014年早春,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历史方位中,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应运而生。

国家战略一经确定,奋进的车轮滚滚向前。自此,廊坊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在服务支持、破立并举中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服从国家战略,开启奋进新篇章

时光荏苒,春秋五度。作为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服务支持国家重大历史性工程建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设协同发展“试验田”、示范区,廊坊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上半年,作为河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廊坊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98.8亿元,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居全省第1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4.6%,居全省第1位。

不沿江、不靠海,没有资源优势的廊坊,何以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如此“抢眼”?

“我们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廊坊最重大、最现实的机遇,坚持服从服务、合作共赢,全力推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服务支持国家重大历史性工程中加快发展自己。”市委书记冯韶慧的话为我们道出了答案。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我市积极对接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协同发展新思路。

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协同发展示范区、发展临空经济对外开放引领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先行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京津走廊生态宜居城市。

在空间布局上,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国家重大历史性工程,我市明确打造北、中、南三大协同功能区。

瞄准北京高端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我市持续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重点打造新型显示、大数据、电子商务、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梧桐成林,引凤凰栖居。5年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05个、引进资金2468亿元。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科大讯飞、精雕数控、京东、华为云数据中心……诸多产业巨擘扎根廊坊,全国最大的“大智移云”产业聚集区正在崛起!

8月31日上午,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正式挂牌,这是国家首次在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片区,也是“一核两翼”的关键节点。

廊坊踏上自贸区这趟“改革开放高速列车”,犹如拨快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时钟,其给廊坊发展带来的机遇更将不可限量。

协同再发力,人民尽享发展红利

国家战略,时代命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无经验可循的大考。作为推进重大国家战略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不是有了更多获得感,考验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际成效。

“从挂号、就诊到拿药,在燕达医院全部即时结算,我盼望这一天好久了!”2017年初,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成为京冀医保实现即时结算的首位受益者。三河燕达医院与北京市医保中心签署的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标志着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破冰、实现全国首创。如今,全市7所三级医院、20余家二级医院实现与京津远程查房、远程会诊、同质化培训,构建了跨区域专科诊疗联盟。

今年3月29日,连接北京通州与三河燕郊的燕潮大桥正式通车,从燕郊至北京六环仅需15分钟车程,大大方便了燕郊几十万人每日往返北京的出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入快车道,跨城交通成为许多廊坊居民的生活日常。廊坊高铁站每天有30多趟高铁“进京下卫”,实现了与京津半小时通勤。除了最南部的大城之外,其它县(市、区)都与北京通了公交车,市内与京津实现了交通“一卡通”。与京津连通的国省干道达到13条,与京津全方位对接的立体综合交通网正在加快形成。

教育资源大幅优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小学和北京五中、八中等6所学校已经在廊坊建立分校或开展合作办学。同时廊坊通过与北京大兴、天津北辰建立教育联盟的形式,共享三地优质教育资源。

当前,廊坊已基本完成了北京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体系编制,正在努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让人民尽享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

回首来路,协同发展快马加鞭,翻过一山又一山。

“紧紧围绕‘四区一城’功能定位,扎扎实实做好‘三篇大文章’,聚焦聚力、提质提速,努力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更大进展。”今年8月10日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再次为推进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战鼓催征斗志昂,廊坊步履更铿锵。未来,这颗京津走廊明珠将继续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这座风华正茂之城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矗立在京津雄之间!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