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区县动态

集团筑基 课堂提质 强师赋能 ——广阳区多维发力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25年09月06日

秋季开学前夕,广阳区177名新入职教师齐聚廊坊市第十九小学,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岗前培训。来自清华附中集团校的语文教研组长龙慧慧详细解读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广阳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个缩影。

构建集团化办学机制,实施“一校一策”结对提升行动,推进课堂提质,助推课程与教学改革……今年以来,广阳区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区委“1310”主体思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用扎实的举措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集团化办学破壁垒,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广阳区面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现实挑战,创新推出集团化办学模式。7月,广阳区委、区政府印发《廊坊市广阳区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组建4个教育集团。

第三中学教育集团、第六中学教育集团、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和第二十一中学教育集团相继成立,每个集团由一所优质中学牵头,辐射范围内多所中小学为成员,形成“优质校+潜力校”协同发展新格局。

“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联动。”廊坊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负责人刘士托介绍,“集团成员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统一教学进度与计划,共享优质课件、教学设计、试题库等资源。”

集团化办学不仅带来了资源共享,更促进了师资流动。广阳区建立了教师定期交流机制,集团内每年选派一定比例骨干教师到潜力校支教,潜力校安排教师到优质校跟岗学习。

◆精准对标学先进,借外力提升办学水平

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同时,广阳区还实施了“一校一策”结对提升行动。每个教育集团的牵头中学对标石家庄、衡水等地区的优质中学,通过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汲取先进办学经验。

“我们不仅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方法,还引入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校园文化。”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教育集团负责人孟维功表示。

目前,廊坊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与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廊坊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与衡水市第四中学,廊坊市第十六中学教育集团与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廊坊市第二十一中学教育集团与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完成对接。

广阳区还建立了教学质量联合监测机制,定期同步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对比分析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深化课堂改革,从知识传授到素养生成

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课堂。广阳区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依托智能研修平台和AI课堂分析系统,开展“推门听课”“录播评课”,生成《课堂临床诊断报告》,实现“问题预警——策略推送——成效追踪”的闭环管理。

“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是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生成转型。”广阳区教体局教研室负责人董丽媛介绍。广阳区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等多元作业形式,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教研模式也在创新。广阳区构建了“1+4+N”区校一体化教研体系:1个区级教研室,4个片区教研联盟,N个学科教研共同体。这种网格化教研组织破解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段衔接不紧密、教研资源分散等问题。

名师工作室成为教研创新的重要载体。广阳区计划到2030年建立2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在本校建立工作站,定向指导2-5名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科教学水平提升。

◆强化师资赋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广阳区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通过优化机制、强化培训、激励保障等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建设被放在首位。广阳区开展“师德师风开学第一会”、师德承诺、警示教育等活动,建立健全师德考核与一票否决机制。2025年,对全区3884名教师进行个人师德考核,并全面落实考核结果运用制度。

培训体系更加系统完善。2025年,广阳区组织300名骨干班主任参加专项培训,370名骨干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现场培训,4098名教师开展12413学时的全面培训。

设立“广阳木铎金声奖”,作为激励教师的重要举措,以后每年评选一次,表彰为广阳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2025年教师节期间,广阳将评选首批获奖者。

◆家校社协同,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广阳区打造“广阳教育家校协同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每学期组织1次全区家校沟通会,每月召开1次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会议。

“家长进课堂”活动成为亮点。各学校每学期至少2次邀请家长分享职业经历、兴趣特长,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开放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

北旺中学启动了音体美特色教育品牌建设工作,组建音体美教研组,确定在音乐、体育、美术学科有教学经验和专业功底的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我们希望通过特色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该校负责人表示。

广阳区还积极推进“数字化+人工智能”校园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专项培训,建立人工智能名师工作室,举办中小学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广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宋凡昌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堂提质增效,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一年有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品牌’的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