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医院” 将专家门诊送到家门口 固安“设备下沉+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构建“321”智慧医疗体系
近日,在固安县固安镇小孙郭村,村医闫海洋正通过“健康180”平台为村民发起远程会诊。检查在村、诊断在县、会诊在云——这一智慧医疗新模式,正在固安县全面铺开。村医依托数字化平台,实时上传检查数据,随时发起远程会诊,可直接连线县级乃至北京、上海等多地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极大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行走的医院”项目在固安县扎根,开创了“急救120、看病180”的全新就医模式,为基层医疗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创新项目通过“设备下沉+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构建了集县乡村覆盖、双平台服务、跨层级联动于一体的“321”智慧医疗体系,构筑起坚实的生命守护网。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患者5.4万人次。
■完善三级诊疗体系,搭建智慧服务全链条
为全方位解决乡村百姓“看病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难”等问题,固安县委、县政府联合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振兴与发展工作委员会重点打造了“行走的医院”数字化村卫生室援助项目。通过配备“健康180”服务系统、全科医生助诊包100套、巡诊电动车100辆等资源设施,有效整合县、乡、村三级诊疗力量,实现全县3500余名医护人员“化整为零”编入“健康网格”,24小时为全县每一名乡村百姓送去“家门口的医院”。
项目自今年5月份正式实施以来,已选派对口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20余期,仅100天时间就有超过5万人次通过二维码进行“一键呼叫”就诊,累计远程会诊1760余次,借助助诊包完成检测并上传数据6.6万余条。
■赋能双向诊疗平台,打造健康服务新模式
“以前做这些检查得去医院,来回得半天,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查,结果还能直接连到县医院系统。”看着实时传输至云端的检查报告,固安县渠沟镇周家务村张旭光老人十分感慨。“行走的医院”项目在固安县落地以来,像张旭光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
近日,张旭光老人在家中感到心脏不适,便让家人通过微信扫码“健康180中心”,呼叫村医前来问诊。几分钟后,村医李鑫到达张旭光家中,利用助诊包中的设备就地为老人进行心电图检查。这个小小的背包集成了30余项检测功能,包含彩超、血液生化检测仪、尿液检测仪等,其中心电图仪和彩超已升级附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将“二级医院的先进检测设备”直接送入百姓家庭。
“行走的医院”带来的,不仅是助诊包、巡诊车的硬件升级,更是通过网络平台、AI诊断、远程医疗搭建的“线上+线下”“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的智慧医疗新生态,真正打通了镇、村医疗机构与县级医疗机构及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的远程会诊通道,实现全周期精细化健康管理,时刻关注居民健康状况。
■畅通提级诊疗渠道,激活医疗服务新动能
“现在不用进京排队,在家门口就能让北京专家看病。”刚刚结束问诊的冠心病患者陈先生说。
固安县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战略,在持续推进“京医入固”、深化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京津三甲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还通过“健康180”系统每日发放100个北京等地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源,百姓不仅可以“一键呼叫”村医,还可以享受远程诊疗服务。
随着“行走的医院”项目深化实施,固安县已打通了与北京40余所三甲医院的远程诊疗通道,既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基层医疗的“造血能力”。这是固安县破解基层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的重要举措,也为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固安经验”,成为河北省基层医疗改革的一张亮眼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