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俊:援疆就是技术的传承
“支援焉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是我真诚而执着的选择,能为受援地医院带去先进诊疗技术,为当地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我觉得非常幸福。”肖仁俊是廊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8月,作为河北省廊坊市第八批中期轮换援疆医疗专业技术人才,肖仁俊行程三千多公里,跨越祖国东西,来到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自此,也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抵达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以后,肖仁俊被任命为手麻科主任助理,负责日常临床麻醉业务,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了尽快进入角色,肖仁俊总是主动加班,充分了解科室的实际情况。工作一段时间后,肖仁俊发现科室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医护人员不足但医疗工作繁重,因此医疗质量较低,医疗安全存在一定隐患;二是医疗设备落后且相对短缺,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导致临床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援疆一定要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对医疗技术的传承。”肖仁俊针对科室实际情况,迅速确立以“医疗技术援助”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主动帮扶。通过讲解各种临床手术麻醉特点及麻醉管理要点,把自己20年临床麻醉的有效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受援地医生。多次开展临床麻醉专题讲座,与科室成员一起讨论疑难病例,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有效提高了科室成员专业技术水平。
麻醉前的病情评估是临床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肖仁俊时常叮嘱年轻医生,无论前一天工作多忙多累,一定要抽时间去访视当天要做麻醉的病人。“因为被麻醉病人存在生理、病理的差异,几乎每台麻醉手术都需要‘量身定制’,只有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打赢临床麻醉之仗。”肖仁俊说,有临床经验的麻醉医生,重视每一个病人的术前病情评估,对于可能出现的麻醉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尤其对于一些突发的麻醉事件,不仅需要麻醉医生丰富的临床应对经验,更需要训练有素的应急抢救能力和团队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处理麻醉危机事件。
如今,援疆之路已过一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肖仁俊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治疆方略,体会到了团体的力量,也感受到了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援疆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既开阔了我的视野,又锻炼了我的能力,使我受益终生。”肖仁俊说,他将利用有限的援疆时间,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努力拼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焉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