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历史文化沙龙讲述文安“唐碑吐雾”真相
“唐碑,全称‘大唐故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是唐朝幽州节度使张仲武为其父张仁宪所立。该碑距今将近1500年,坐落于文安县城西北的相公村后,是清代文安八景之一。”10月19日上午,“书香廊坊”读书会之廊坊历史文化沙龙在市图书馆举行,廊坊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负责人张洪英为现场听众讲述当地唐碑的历史真相。
据悉,唐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用汉白玉石质雕成,宽厚高大,通高4.27米,碑首呈半圆形,浮雕蟠龙,两侧龙首下垂,刀法圆熟,线条流畅,形态生动。该碑为唐代石刻艺术的风格,是唐代基碑雕刻艺术日臻成熟的范例。张洪英说,每当清晨晓雾迷漫,丰碑突兀,人们想像张公当年旌旗招展、威武雄壮的气势,美其名曰“唐碑吐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