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本市动态

秋冬季两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各级检查发现问题通报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19年11月19日

日前,记者从市大气办获悉,我市于10月16日至10月24日和11月1日至11月7日,两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部、省、市督查检查组对工地和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检查,共发现环境污染问题522个。其中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组发现问题5个,省蓝天保卫月执法检查组发现问题138个,市生态环境局各级执法检查组发现问题206个,市“双联办”发现问题173个。市大气办要求市县两级相关执法部门,要对通报的问题迅速进行核查、整改并依法处罚到位。

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定点帮扶组发现问题5个。按责任主体划分为:永清县2个,安次区1个,广阳区1个,大厂回族自治县1个;按问题类型划分为:未按要求落实运输车辆管控措施问题4个,政府预案和企业预案要求不一致问题1个。

省蓝天保卫月执法检查组发现问题138个。按责任主体划分为:广阳区25个、文安县24个、安次区21个、永清县20个、大厂回族自治县16个、三河市13个、大城县12个、霸州市7个;按问题类型划分为: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28个、物料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22个、裸土未苫盖问题10个、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管控不到位问题8个、厂区积尘问题8个、无环保手续问题7个、污染防治设施维护不及时问题7个、道路未硬化积尘严重问题6个、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不到位问题4个、废气监测口未密闭问题4个、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不完善问题3个、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3个、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公示牌不规范问题3个、危废企业废气排放标识牌安装不规范问题3个、道路扬尘问题3个、土方施工无抑尘措施问题3个、扬尘在线视频监测系统装置不足问题2个、车辆冲洗装置选址设施不合理问题2个、车间密闭不严问题2个、批建不符问题2个、露天电气焊问题2个、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未及时更新问题2个、企业危废品未及时放入危废间问题1个、建筑垃圾未苫盖问题1个、危废间设置不规范问题1个、“一厂一策”公示牌填写不规范问题1个。

市生态环境系统各级执法检查组发现问题206个。按责任主体划分为:大厂回族自治县41个、三河市29个、香河县25个、霸州市18个、大城县18个、固安县18个、文安县17个、永清县14个、广阳区12个、安次区10个、廊坊开发区4个;按问题类型划分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公示牌不规范问题49个、“一厂一策”公示牌填写不规范问题41个、车间密闭不严问题30个、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不完善问题29个、污染防治设施排放口标识牌填写不规范问题24个、企业厂区内道路积尘问题16个、物料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8个、工地裸土未苫盖问题2个、加油枪皮塞老化问题1个、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管控不到位问题2个、危废企业废气排放标识牌安装不规范问题1个、废气监测口未密闭问题1个、环保制度不规范问题1个、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问题1个。

市“双联办”在市三区发现违法排污问题173个。按责任主体划分:安次区58个、广阳区57个、廊坊开发区53个、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3个、市住建局2个。从问题分类看:餐饮油烟违规排放问题58个、违规土方施工问题40个、裸土未苫盖问题34个、露天焚烧问题19个、道路积尘严重问题11个、涉VOCs企业无组织排放问题4个、露天烧烤问题2个、露天电气焊问题2个、应急期间违规生产问题2个、违规运输问题1个。其中较为典型的违法排污问题有三类,具体情况如下:

应急响应期间违规土方施工,屡查屡犯的有6个,分别是廊坊开发区花园道修路工程、廊坊开发区精雕三期综合楼项目工程、廊坊开发区大学城花语城项目、广阳区桑园辛庄拆迁工地、广阳区万庄镇万潘线南侧草厂村拆迁工地、市住建局监管的朝阳公园项目工地。

裸土未苫盖或苫盖不到位的有4个,分别是广阳区桑园辛庄拆迁工地、廊坊开发区花园道与桐西路交口西南侧围挡内、廊坊开发区下庄头村拆迁工地内、安次区银河南路与辛庄路交口东北侧及东南侧围挡内的前进村拆迁工地。

餐饮油烟治理不到位的有2个区域。一是步行街区域有4家,分别是新疆石河子饭店、锦州烤吧龙虾店、望京小腰、福临居沧州火锅鸡等餐饮经营单位存在油烟泄露严重、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问题;二是安次区龙河园区富智康城区域有5家,分别是聚湘园湘菜馆、喜之乐饭店、鲁西趣香居火锅、麻辣香锅麻辣烫、豫缘湘菜馆等餐饮经营单位存在油烟泄露严重,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