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带绕城百业兴
——我市植树造林搭建惠民富民民生彩桥
从廊坊自然公园驱车经九天休闲谷、盛世福地生态园、胜芳古镇、赵王新河森林湿地公园、鲁能生态园,再到大城县子牙河百里绿廊,一路美景一路歌……11月20日,市民张一伟一家人邀请北京朋友一起,利用两天时间,驱车从廊坊市区自北向南,领略廊坊的大好自然风光。
“我三年前在廊坊投资经营林木基地,这座森林平原城市每年的新变化都让我心生欢喜,一草一木总关情。”说起廊坊的变化,张一伟坦言印象深刻。
自廊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同欲,将绿色打造成廊坊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将生态打造成廊坊的“第一品牌”,在造绿与惠民富民之间搭建民生彩桥,将“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为促进廊坊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绿色银行”强动力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让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马江水说,廊坊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产业培育等相结合,千方百计为群众建起“绿色银行”。
坚持造林绿化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廊坊大力推广“生态林+经济林”的模式,大力发展名优特果品、苗木、花卉、油料林等经济林,300多万亩有林地成为百姓的“绿色银行”。“地上植树,林下种养”的林下经济已成为廊坊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2018年,廊坊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279.09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大城金丝小枣,文安、霸州人造板,安次、广阳、永清热杂果,香河、霸州家具制造,三河、大厂、固安花木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24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8%;打造了三河万亩现代果园、大厂万亩银杏林、永清万亩葡萄等一批名优林果苗基地。全市林下经济企业达104家,林下经济面积15万亩,年总产值5亿元以上。苗木产业稳步发展。全市建成规模苗圃363个,年育苗1.94万亩,出圃优质苗木5000万株,自给率90%以上。
林旅融合好风光
位于永清县的林栖谷森林温泉度假区,游人如织。借助当地万亩森林及丰富的地热资源,度假区内建起了树上温泉、林下花海、森林步道、树屋别墅、儿童乐园等游玩场所,这里成为集康养、森林俱乐部、拓展运动基地、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度假区。度假区还连年承办中国定向公开赛分站比赛,是很多京津游客到永清休闲游玩的首选景区。
近年来,廊坊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生态文化内涵,引领现代生态文明,重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观光基地等观光游憩功能的同时,把历史文化、园林文化、风俗民情等文化内容融入其中,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将造林绿化与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紧密结合,将植树造绿项目与旅游相结合,大力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观光采摘等旅游品牌,建成永清林栖谷、安次第什里风筝小镇、香河万亩荷塘、大厂旅游环线、固安永定河自行车运动公园等一大批优秀森林旅游景点。
“原生(始)森林环抱四周,森林木屋、人工湖点缀其间。春天,满园新绿赏心悦目;初夏,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熟透的桑葚掉在地上,把道路都染成了紫色;秋天,满园黄叶,落英缤纷;冬天,白雪覆盖,洁净而又静谧。”11月20日,在廊坊自然公园散步的李云鹏说出了公园的四季之美,也说出了廊坊这座平原森林城市之美。
廊坊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积极挖掘利用森林风景资源潜力为中心,以提高森林资源综合效益和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为目标,不断开发具有廊坊特色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了景观丰富、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功能齐全、效益良好的森林生态旅游网络。2018年,廊坊共接待游客3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实现旅游收入453.6亿元,同比增长21.7%。
花艳树绿人更悠
今年5月至10月,廊坊城区500余万株月季浪漫盛开,将城市“围”进月季花海,打造出廊坊又一张特色名片。
2017年8月,廊坊将月季花确定为市花。近两年,廊坊依托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路径,加快月季增植步伐,在公园、广场、街巷、游园“见缝插绿”种植月季,后在市区主要迎宾线、新建道路、路口节点等绿化工程成片种植,使城区内的月季花景观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把廊坊打造成“月季之城”。
以丹凤公园月季园为主展区,去年廊坊首届月季展让月季迅速向城区4条重要道路、5个节点、8个公园和25个小节点蔓延,市民徜徉花海、流连忘返。“每年5月份至10月份都成为了我们这些月季爱好者与廊坊这座城市的廊坊约会,月季之城让廊坊更有韵味。”北京市民张云峰表示。
让月季扎植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廊坊人一直在努力。2017年底,市园林绿化管理局与北京某公司制定了《廊坊市市花——月季总体规划》,首期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让廊坊“彩”起来,使月季成为廊坊名片。从去年至今,月季展及市区主次干道公园游园市花月季增植项目加紧推进。今年,廊坊已栽植各类月季花180余万株,两年多时间累计栽植月季500余万株,月季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花卉”。
森林文化日趋繁荣成为廊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廊坊通过采取创森及森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全市创森舆论氛围浓厚,森林文化和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廊坊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8.69%;市民对创森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达到92%以上。市树市花文化得到传播,评选出廊坊的市树为国槐、市花为月季,两年共栽种国槐 720万株,月季1000万株。对全市759株名木古树实施了保护、建档和复壮等。建立森林文化教育科普场所和基地55处,开展森林文化科普活动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