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本市动态

政府帮扶 自己“争气”老陈家摘掉“贫困帽”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19年12月21日

图为陈少宾(左)带着陈谦养牛。记者 陈正 张旭青 通讯员 王梓任 摄

陈少宾常说,老百姓过日子靠的就是对生活的盼头。然而回忆起两年前的日子,用他自己的话说:“生活一团糟,没有盼头。”

陈少宾今年63岁,老伴儿61岁,是文安县德归镇东德归村人,其38岁的儿子陈谦一直是老两口的一块心病:陈谦与父亲同住,20岁便患精神疾病,精神三级残疾,离异,育有一子正上初中。陈谦没有经济来源且常年吃药,生活主要靠陈少宾老两口打零工与替他人养牛维持。

“我们老两口经常要带陈谦去看病,不看病的日子里也要24小时照顾他,生怕他走丢或者出去惹事,同时又要接送孙子上下学,全家人每年只有一万多元的收入,都不够为陈谦治病吃药,总之日子没盼头。”说起之前的生活,陈少宾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这样的生活在2017年发生了转机。当年9月份,陈谦家(陈谦和其儿子)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文安县财政局为陈谦代缴了2018年、2019年两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陈谦可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治病吃药有了保障,多年来笼罩在老陈家头顶的乌云慢慢散开了。

解决了看病吃药的问题,德归镇政府扶贫工作人员又开始在产业扶贫上为陈家想办法:德归镇政府帮忙将陈谦家的3.3亩土地进行出租,年租金收入967元;为其争取享受2018年和2019年两个资产收益项目,两年共计36000元投入到廊坊宏信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入股形成资产,月月有收益。陈谦享受低保待遇每月760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月255元。陈谦家此前居住房屋2018年被确定为C级危房,德归镇政府在2018年7月帮助其完成了危房改造。

此外,陈谦的儿子获得了教育扶贫补贴政策(2019年享受义务教育“两免”资助,生活补助金625元;享受文安教育发展促进会月资助2000元)。

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陈谦家(陈谦及其儿子)在土地流转、资产收益、低保金、残疾人补贴等总收入达到1.6万元左右,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德归镇政府分管扶贫工作干部陈学一隔三差五就要到陈谦家“走亲戚”,他见证了陈谦家生活的改变。对于陈学一来说,陈谦一家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亲人。

“陈谦家这两年日子越来越好,医药费的负担得到了解决,土地流转、养牛、低保等也让他家有了一定收入,陈大伯老两口的负担减轻了很多,一家人用自己的努力摘掉了‘贫困帽’。”陈学一说,德归镇党委、政府会继续关注陈谦一家人的生活,坚决不让陈谦家返贫。

“陈谦治病吃药能报销,我们老两口养牛打工能挣点儿钱,孙子学习很争气,我们的生活会更好。只要有盼头,咱老百姓的生活就差不了。”陈少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