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临空:奏响“战役请,促发展”最强音
2月8日,元宵节。
通过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消毒防疫等环节,记者进入积雪未消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以下简称“廊坊临空经济区”)建设工地。
桩机林立、红旗招展,挖掘机上下翻动、渣土车往来穿梭。二百余名戴着口罩和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分散在工地各处紧张地忙碌着……临空服务中心、航空小镇和市政8条路网等重点工程建设,激战正酣。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廊坊临空经济区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扎实推进“三大攻坚行动”齐头并进,在这里奏响了“战疫情、促发展”最强音。
战疫情:“四统四分”不漏一处、不落一人
“老规矩,各组先报24小时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再说各自项目工作进展。”
早上8点刚过,廊坊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部部长黄运然已经来到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征迁、施工、项目、招商四个工作组负责人召开每日例会。
随后,五个人分头到几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检查各项目工地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要求消杀防控工作做到“不漏一处、不落一人”。
为应对疫情,廊坊临空经济区项目工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配餐、统一作息、统一消毒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实施严格的建档立卡制度,对出入人员一律进行详细登记和健康检测,各个区域每天保证两次消杀,最大限度减少工地现场人员流动。
“同时,我们还实行严格的分散用餐、分散施工、分类管理、分头负责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密集接触。”黄运然介绍,我们给每间工人宿舍都配备了电视,还采购了200多套图书,供大家休闲放松。并通过建立“工友防控群”时时掌握每名工人的健康状况,保证每一名工友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出现后,廊坊临空经济区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迅速成立廊坊临空经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责任人,同时严格防控措施、阻断传播渠道,坚决防止疫情蔓延。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站在防控第一线、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带头做好周边群众工作、带头顾全大局,在这场严峻斗争中践行着各自的使命担当!
促发展:“三大攻坚行动”齐头并进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倒逼我们创新出许多项目工作推进方式。”黄运然说。
春节期间,奋战在廊坊临空经济区项目建设现场的3支施工队伍,加班加点,确保工程进度。目前,廊坊临空经济区已开工项目累计开挖土方40.6万方,桩基施工累计完成1059根。
疫情来临,廊坊临空经济区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电话、信函、网上对接和建立微信项目对接群、工程推进群等方式,在群里办公、在线上对接,抓工程快速建设、抓项目陆续开工、抓产业精准招商,力促“三大攻坚战”齐头并进。
推行“不见面”键对键服务,廊坊临空经济区在项目建设方面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临空金融大厦、民航产业园、综保区等项目加快推进,计划2月底陆续开工建设。
同时,廊坊临空经济区招商工作人员密切跟踪宏芯信息科技华北产业基地、中国东航航空商务综合体、ESR易商北方总部基地、菜鸟创新中心总部等重点项目87个,并展开产业链招商。
“我们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去年南航华北培训基地、新奥中央研究院科创基地、卡萨达智库三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6.6亿元;今年民航产业园、星达航空等产业项目计划开工,总投资126.82亿元。”廊坊临空经济区招商和政策研究部副部长程蒙然介绍。
同时,廊坊临空经济区加快南北片区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公服设施建设,去年开工的市政8条路网和临空服务中心、航空小镇两个公共服项目,总投资122.9亿元;今年,综合保税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回迁等公服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157.18亿元。
“目前,临空服务中心、航空小镇、市政8条路网春节至今,加班加点加快施工建设。”黄运然介绍,其中,临空服务中心计划今年“5 -18”经洽会前实现局部封顶,年底前实现入驻办公;航空小镇项目明年6月份前基本达到交房条件;市政8条路网今年10月底前力争实现主路通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廊坊临空经济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奏响“战疫情、促发展”最强音,为迈向世界一流航空城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