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长者专版>本市动态

我市筑牢医废处置和污水监测双重防线

字体:  
来源: 《廊坊日报》 2020年02月22日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把全市人民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全面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和环境应急监测,确保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得到及时、有序、高效、安全处置,筑牢疫情防控的生态环境防线。

“医疗废物监管是做好疫情防控、阻止病毒二次传播的关键环节,为此,我市研究制定了全市医疗废物运输、监管、处置流程,实现了全市医废处置‘全口径收集处理、全流程分类监管’,每日核实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置情况,坚决杜绝医疗废物发生的次生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1月20日至2月17日,全市累计收集医疗废物199.52吨,全部实现安全处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防控排查组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彭建辉告诉记者。

彭建辉介绍,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市1家医疗救治定点单位、25家定点发热门诊筛查医院、1家医废处置单位、1家医废处置备用单位和277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全面监管,对医废处置单位及25家重点医疗机构实施不间断现场检查,督导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确保医疗废物高效安全处置。严格督导落实医废转移联单制度,疫情防治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单独填写联单,设立台账,暂存时间不超24小时,普通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48小时。

“环境应急监测,是盯死看牢医疗废水是否得到安全有效处理的第二道防线。”彭建辉说,“疫情发生后,生态环境部门迅速行动,开展专业监测和科学防控,针对辖区内重点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有医疗机构废水汇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进行余氯和粪大肠菌群两项指标的监测。目前各监测点位两项指标未出现超标情况,水质自动站运行稳定。”

在做好环境监管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还将全市涉及医疗设备及配件、疫情防控用品、医疗药品等113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保障企业全部纳入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并集中开展帮扶企业顺利复产复工行动,全力促进企业达标排放,早复工、早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