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科技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云数据中心集聚港
4月8日,廊坊开发区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润泽科技)建设项目——润泽国际信息港新建的A-18数据中心项目工地上,来自石家庄的工人刘广利和工友们正在箍筋操作台上忙碌,经过14天集中隔离,他们开工已经2周了。不远处,穿着亮黄色施工背心的工人们正在拆除内部架体,车辆往来,一派繁忙景象。
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是一个以大规模云数据中心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产业园区,2010年启动建设,分A、B两个园区,规划有20栋高等级数据中心,其中A园区共12栋数据中心,5栋已投产,7栋在建。A-18数据中心是在建数据中心中进度最快的一栋,目前已经完成了总工程量60%左右,很快就将进入二次结构砌筑、内外部装修阶段。
“我们组织了足够的工人,足够的物料,争取在今年9月份按原计划交工。”施工单位中建八局施工技术负责人任文睿一边忙着组织现场施工,一边告诉记者,复工以来,他们努力往前赶工期,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从高空俯瞰润泽国际信息港,一栋栋银灰色数据中心像一排排集装箱停靠码头,红色的客户LOGO,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醒目。
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运维总监张克春说,目前润泽科技已投产的5栋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有2.8万个机柜运营。7栋在建的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可交付超过4.2万个机柜运营。预计A区2021年全部交付使用,A、B双区全部建成后能够提供11万架机柜服务能力,这里将被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集聚港。
走进A-2数据中心,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时监控画面,机房、电力室、冷冻站的情况一目了然。“虽然控制室的电脑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但是一些传感器不易感知的声音、气味等异常情况,还是要靠巡检发现。”正在电力室巡检的该栋数据中心强电技术员马兴光说。在A2M2A机房,记者看到虚拟的“云”平台具象化为一排排整齐的机柜、一根根各色电缆线和一块块闪烁着灯光的硬盘,存储着客户的海量数据信息。“每一间机房都提供给独立的客户,确保客户资料的安全、保密性。”张克春介绍,机房里要求时刻保持洁净、恒温、通风,并且备有双路电和UPS不间断电源,全力保障机房设备稳定运行以及客户数据的安全。
目前,润泽国际信息港服务着众多的国字号机构、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客户,如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京东、华为、美团、亚马逊等。润泽国际信息港凭借高规格的设计标准及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营体系赢得了用户的肯定,也为廊坊、河北乃至京津冀信息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润泽科技依托强大的云服务能力,积极向教育、信息安全、云办公、民生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拓展,推动公司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与润泽国际信息港东西相望的是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这里正聚集着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创新应用项目和企业。润泽科技“工惠驿家”项目负责人钟军在电脑上为记者介绍:“我们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的‘工惠驿家’项目是‘数字经济+卡车司机职工’的创新服务平台。这是我们为其研发的运控平台,目的是为全国3000多万卡车司机提供各种线上线下便利服务,实现‘会、人、车、路、货’五位一体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
目前,“工惠驿家”项目的线上运控平台以及手机APP正在升级迭代,已与包括廊坊在内的11个地市签约,他们正在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卡车司机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
大数据不仅在于其大容量,更在于其大价值,并已成为除人力、土地、财务、技术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的资源。张克春说,下一步润泽科技将延伸产业链,深度挖掘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截至2019年底,廊坊市入统大数据企业3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3亿元,同比增长12.8%;从业人员9456人。产业规模三年平均增速达到17.93%,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在线服务器存储数量超过70万台,位居全省第一。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大数据产业项目正在为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