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全面落实河长制 共建美丽新廊坊 ——2020年廊坊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综述
一城清水入画来,碧水清流润民心。廊坊市民身边的河流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靓丽容颜,这是每一个市民的切身感受,这一变化主要归功于河长制工作的全面推进落实。
2020年,廊坊市委、市政府以水求变,严格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围绕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河长制,经过不懈努力,廊坊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打造出一片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
高位推动 强化各级河长履职
2020年,为进一步加强对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级双总河长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召开总河长会议,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市级总河长以上率下,多次深入一线开展巡河活动,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级河长也分别到分包河渠认真开展工作调研,提出河长制工作具体落实意见。在市级总河长的牵头带动下,县、乡、村三级河长加密巡河频次,常态化实地了解、研究、解决河湖管理保护问题。截至目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累计巡河18.8万人次,各级河长巡河率均达到100%。
为加强基层河长履职尽责,我市采取多种举措,压实基层河长巡河履职责任。一是每月对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情况进行通报,指出当前基层河长巡河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县市区切实强化河长巡河履职。二是通过媒体报道对县、乡、村三级河长巡河履职进行公开晾晒,既展示基层河长巡河成果、接受监督,又倒逼责任落实,传导压力。三是建立约谈机制,通过约谈传导压力,督促基层河长履职尽责。
目前,我市180条河渠已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共设河长3026名,其中市级河长8名,县级河长161名,乡级河长868名,村级河长1989名。
综合施策 推进河渠问题整治
河长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田”。为切实做好河道清理整治工作,我市对全市河道清理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各县(市、区)也参照市级专班组成人员,分别成立县级专班。10个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市、区)进行一对一督导检查,对每日新增发现的问题,进行即查即改,动态清零,确保压力传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整改清理到位。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督导调度,并先后到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子牙河进行实地检查。
切实抓好河湖“四乱”清理整治。我市对重要河湖管理范围内的“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目前已全部清理整治完成,完成率100%。
切实抓好河道非法采砂“飓风行动”。2020年4月24日,组织召开全市水利系统打击非法采砂取土“飓风行动”动员视频会,对我市的“飓风行动”分别进行安排部署。组织大型宣传10次,发送宣传短信息6万条,出动巡查人员5700人次,巡查堤防河道10000公里。
切实抓好河道沟渠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按照全市河道沟渠水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市利用1个月时间,开展河道沟渠水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2020年11月20日前,“四乱”问题全部整改“清零”,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非法入河排污口全面封堵,利用外调水源为龙河、牤牛河、赵王新河等河道实施生态补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消除沿河渠村庄露天旱厕,每县均打造1—2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河渠。
改善环境 实施生态补水和治理
愿望凝聚力量,目标鼓舞奋进。一方面,我市积极开展生态水引调工作,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共引调黄河水7次,实施永定河补水2次,引水总量约1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水量创历史新高,域外引水总量为历年来之最,并首次实现25年来永定河廊坊段全线通水,为我市中南部地区农业灌溉和生态用水提供了充足水源。
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市县两级加大项目争取和投资力度,统筹推进重点河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其中三河市泃河水生态修复、广阳区九干渠综合治理等工程已竣工。北运河香河段生态综合整治、固安县永定河综合治理、大厂县子牙河达标等工程已开工建设。
探索创新 完善河长制制度体系
勤于耕耘,方有收获。为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责任落实,切实保障水安全,实现河渠功能永续利用,廊坊市委办公室、廊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廊坊市落实河长制考核问责制度》《廊坊市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追究办法》《廊坊市基层河长履职细则》《廊坊市村级河长奖惩办法》《廊坊市乡村巡河员管理办法》《廊坊市基层河长述职评议工作制度》等六项制度。
为基层河长履职尽责、严明考核制度、健全奖优罚劣的管理机制、强化河渠管理保护效果等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充分发挥河长制办公室统筹谋划、协调督导职能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市河长办和市人民检察院密切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了工作长效机制,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河长制工作联络机制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制度体系已日趋完善。
江河奔腾,一路向前。为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我市采取了建立民间河长体系、成立“河小青”队伍、举办河长制培训班、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等举措,聘任了48名“市民河长”、2名“记者河长”、57名“企业河长”“乡贤河长”和“园丁河长”,并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105支“河小青”队伍,围绕河道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开展集中性的巡河护河活动,共同营造河渠管护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