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市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担当作为助力发展 依法履职服务群众
“报告中每一个文字、每一串数字都体现了为民履职尽责的温度和力度。”8月24日,出席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的内容引起了代表们的深深共鸣。
加强和完善立法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高自红代表说,七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呈现数量多、进程快、指向准、质量好的鲜明特点,为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例如突出创制性立法,坚持质量和效率并重,围绕市委有要求、实践有需要、群众有期盼的重点领域、热点问题,颁布实施《廊坊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廊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廊坊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若干规定》《廊坊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廊坊市养犬管理条例》《廊坊市国土绿化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这些都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较好回应了群众需求,做到了为人民立法。高自红代表还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我市应该继续加强完善民生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感受城市民生领域提升的过程中更有获得感。马蔚倩代表建议,下一步应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数字经济、节约用水等,制定相关法规。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受到许多代表的关注。“一追到底、务求实效,人大监督有担当、有力度。”刘菊红代表认为,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加强财经、环保、民生、三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监督,在助推大局工作开展中较好发挥了职能作用。“感受特别深刻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全局工作中都有人大职能作用的发挥和助力。”同时,把工作创新摆上重要位置,主动适应人大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监督工作新方式、新手段,推动人大监督向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质性监督转变。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预算联网监督全覆盖;通过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实行跟踪问效监督,构建审议、反馈、评价相衔接的监督运行机制;通过三级人大、五级代表上下联动,连续开展三项联动监督、“6+1”联动监督、四项联动监督,形成监督整体合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健全了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监督成效。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吕建康代表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代表培训,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分层次、分领域、分专题的精准化培训,积极让代表练好履职“内功”。进一步完善联系代表制度机制,丰富代表小组活动形式,让代表履职更主动、与群众联系更紧密、反映民意渠道更畅通,代表工作的活力明显增强,代表履职的成效更加凸显。“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牢记代表神圣使命,主动执行代表职务,积极倾听群众意见,围绕全市工作建言献策,为廊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吕建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