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市场主体“井喷”彰显经济活力
市场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是稳就业的“顶梁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三河市行政审批局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河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747户,同比增长121.95%,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位。三河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意味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动力将更加强劲。
市场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晴雨表”,也是经济活力的“风向标”。经济环境良好,意味着更多商机,创新创业的理想之花便会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市场主体自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而进一步激活市场、增强活力,让市场竞争更充分。从宏观大势看,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也是三河市场主体总量释放企稳向好发展信号的宏阔背景;从发展机遇看,三河乘借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东风,经济突飞猛进,城市开放包容,人口总量显著增加,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从政策红利看,三河发力“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用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壮大市场主体队伍,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京畿大地风生水起,有力促进了经济活力持续激发、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汇聚创新动能,激活源头活水。9万余户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是三河市场体系培育、完善、成熟的最大“自变量”,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的重要微观基础。同时,蕴藏在市场主体中的生产、管理、服务、创新和技术能力不断积累提升,是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支撑三河“激情干事业,挺进三十强,全力打造与通州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最可贵、最可靠、最可预期的战略资源。正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所言:“微观市场主体的精彩活力表现,能够绘就磅礴壮观的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有了市场主体蓬勃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激荡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崭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