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优环境拓增量 加速产业集聚融合
——访廊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一平
“民营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廊坊开发区经济发展主体,占廊坊开发区全部市场主体比重近95%,是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力量。”日前,廊坊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廊坊开发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将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大力弘扬“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优良作风,咬定“一进一争两翻番”目标,深入开展“八个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打造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先行区,在廊坊新一轮发展大潮中走在前、作表率。
王一平介绍,今年廊坊开发区紧紧围绕全市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三年行动目标,从市场准入、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全区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王一平表示,廊坊开发区将拓展增量,加速产业集聚融合。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链条细分领域,加快建立“链长制”推进体系,定期举办北上广深招商会,全力支持区内重点企业再投资再建设。依托华为、华大基因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推动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百信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基地、诺道科技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实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提速增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谈项目抓落地,紧盯5个立市项目、8个“5·18”签约项目以及50余个重点在建项目和拟开工项目,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保持项目引进不停步、项目建设不断档。坚持“亩均论英雄”理念,建设好联东U谷、美国华平、远景工厂等高端产业园,构建高精尖项目集中承载地。
王一平说,廊坊开发区还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优化营商软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全力补短板、促提升。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等“五大服务机制”,开好企业家早餐会,打出惠企政策“组合拳”。出台《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在商事制度、投资审批、政务服务、新型监管等领域,实施一批引领性改革举措,让好企业、大项目高枕无忧、蓬勃发展。配套攻坚,优化投资硬环境。大力弘扬“创城精神”,加快实施路网、管网、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好“百年建筑、一流学校”,用好丝路中心、“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大文化项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全方位升级路网、管廊和绿化带,扎实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生态体系,力争把廊坊开发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产业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