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三河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三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1%。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三河市经济发展和新动能转换的生力军。
今年以来,三河市稳步推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厚植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燕郊高新区成功获批2021年度“科技部火炬中心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形成了从上游电子专用材料、中游新型电子元器件到下游电子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中兴科技、有研稀土、阳光硅谷、世维通科技、汉王制造等一批领军科技企业,共集聚相关企业92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
日前,2021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企业榜单出炉,三河市3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百强企业作为开展技术创新攻关、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的核心力量,对三河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围绕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三河市实施高技术产业创新提升工程,组织申报高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其中,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00套风力发电机组用精密智能温度控制设备项目已被纳入2021年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获得700万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三河市还大力实施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标准创建工程,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三河和平铝材厂有限公司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GB/T 8478-2020 铝合金门窗)已于2021年2月1日开始实施,有研稀土高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参与2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开展“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应用和企业上云,加快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相关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择优推荐省、市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促成2家企业与北京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签署成果转化项目5项。
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聚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重点企业产业对接会、科技创新对接会等活动,加强与北京市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京企央企项目在三河快速精准落地。出台《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三河现代制造业新发展格局。助推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获得廊坊市数字经济项目补贴资金共计140万元。
围绕专业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配套等需求,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获批72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获批27家;累计入库培育中小企业37家,培育廊坊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选拔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4家,打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入选企业数量在全省、廊坊市位居前列。燕郊高新区出台《瞪羚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在廊坊市率先开展瞪羚企业培育认定工作,目前已评选出13家瞪羚企业予以发布。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持续深入开展重点产业精准引才计划、专家选拔推荐、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等工作,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印发《三河市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在个人住房、子女入学、资金奖励、政务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强力保障。开展三河市市长特别奖推荐评选工作,选拔奖励一批深耕专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贡献突出的人才(团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现已建立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从乡镇选派优秀科技特派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