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幼儿园建设任务超额完成 ●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圆满完工 ●医卫服务标准再提高 ●省内就医享受同城待遇
记者从12月2日召开的廊坊市10件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幼儿教育、养老服务、医卫服务等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成果显著。
今年初,我市确定了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教育惠民、交通秩序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提升、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和居家养老、便民市场建设、助残助孤服务、基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升10件民生实事。
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部门分别发布了各自牵头负责的民生实事进度安排和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深入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两项幼儿园建设目标任务(新建8所公办幼儿园和创建57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均已超额完成,累计投入16027.23万元,建设公办幼儿园43所,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共增加学位26978个。
市民政局全力推动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圆满完工。截至10月底,全市建成日间照料站点339个,覆盖率达100%;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将三河市确定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试点,制定了《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截至10月底,试点建设顺利完工。10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
2021年我市申报等级评定的10家养老机构有8家通过,通过公示星级评定,方便有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作出选择,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积极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特别是与北京市在养老政策对接、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市卫健委大力发展托幼事业,积极在全市现有开展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及专业托育机构中重点培植试点标杆机构,先后有两批共12所机构被省卫健委定为河北省星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抓好县域医共体建设,8个县(市)统筹规划全域建设县域医共体,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16个,覆盖全市90个乡镇卫生院。其中建成8个紧密型医共体,21家乡镇卫生院与二级医院实现人、财、物共管并正常运行。持续巩固和深化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市90个乡镇卫生院与2957个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一体化管理,与3004名村医签订了劳动合同,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到了基本标准。
市医保局积极落实省内无异地工作要求,9月1日起取消所有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实现省内就医享受同城待遇。全市所有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共275家)均已开通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服务,65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服务。7月1日起,我市在“河北智慧医保”小程序启动了门诊特殊病和慢性病网上申报评定工作,创新实施由群众网上自主申报、定点医疗机构网上评定、工作日随时受理等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打通基层医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