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让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人才的摇篮
——访省人大代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尹静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月17日,省人大代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尹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在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使其成为全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当前,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双一流”建设如火如荼,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民办教育异军突起,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面临严峻竞争。在尹静看来,如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培养社会亟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同频共振的重大课题。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我们学校的目标明确,且坚定不移。”尹静介绍,作为全省唯一一所航天技术与航天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大学,他们在利用航天高科技技术应用于军民融合、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近年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就业质量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被命名为“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定位对人才需求发生重要变化,让地处京津雄大三角核心腹地的廊坊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尹静表示,本科高校要强化顶层设计,主动对接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精心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
对此,尹静建议,在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基础上,要着力提升河北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转化、区域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所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地、实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引智引业的桥梁和培育地。
对于如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尹静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路径:一是加快研究出台全省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标准,遴选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应用能力强、社会贡献度高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二是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聚焦全省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需求,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一流应用型和产教融合型的学科、专业和课程,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三是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符合我省产业定位、服务精准、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多样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