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同心筑梦,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5年05月11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河北日报记者 米彦泽 字体: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殷殷嘱托,久久回响,化为奋发笃行的磅礴力量。

河北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携手京津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牢牢牵住“牛鼻子”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1月,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史耀中多了一重身份: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鸿擎科技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星箭协同卫星组网解决方案商。“选择落户雄安,是因为雄安大力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在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网络通信等方面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和统筹供应链的优势。”史耀中说。

布局“空天”,聚“星”成链。以中国星网等央企为龙头,成立运行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一大批空天信息企业汇成雄安第一个创新主链条。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

目前,雄安新区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进展顺利,中国星网已迁驻雄安新区,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内部正在精装修,中国矿产总部项目主体结构已开工。第二批清单疏解项目基本选址已经落位,第三批清单疏解项目正有序对接推进。央企在雄安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家,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有序推进。

疏解,不是简单的易地搬迁,而是将资源要素在更大空间格局内优化配置,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承接,河北牢牢牵住“牛鼻子”,积极吸纳、聚集、整合疏解资源和创新要素,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新的增长极。

河北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充分利用好地理空间、经济走廊等优势,在承接疏解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在保定满城,京投装备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车不断在北京轨道线路上投入使用;在廊坊永清,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投运,廊坊环京快递服务圈优势增强。

承接疏解的过程也是增强后劲的过程。2024年,河北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同向发力、握指成拳,京津冀发展的“势能之差”变为“动能之和”,转化成上扬的经济数据。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

链起产业“协作圈”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更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在凌云股份华北公司涿州工厂103工房一车间,完成一套新能源车的电池下壳体总成,不到4分钟。下线的零部件,几个小时之内就能运抵北京亦庄某车企生产基地。

山川新颜,见证这片土地的奋斗与荣光。回望砥砺奋进之路,我们更能深刻感受总书记的深情厚爱、更能深切感悟思想的伟力。一幕幕难忘场景,一次次关键指引,一个个标志性的节点,书写着协同发展的非凡历程,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落实促发展,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协同花开,瓣瓣同心。三地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学习考察,签署多轮省市间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要事有统筹、任务有督办、落实有专班”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合力加快汇聚,项目推动更加务实。展望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我们更加坚信攥指成拳、同心同行的力量。推动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就要深化、做实协同工作机制,不断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迈向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让我们坚持干字当头,提振精气神,提高执行力,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