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快乐过暑假 安全“不放假”
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记者 陈正 摄
夏蝉长鸣,暑气蒸腾,欢乐的暑假即将开启。暑期本是孩子释放天性、探索世界、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然而,这也是儿童和青少年意外事故高发时节,溺水、高处跌落、食物中毒、触电、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事故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暑期“安全网”,让孩子在安全环境中享受快乐假期,成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织密暑期“安全网”,要始终保持思想不松懈。航空界有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起事故隐患。透过近年来的惨痛案例,不难发现,这些事故之所以发生,大多是松懈思想在作祟:一些家长采取“放养式”教育,对孩子的监管不够上心,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存在“危险离我很远”的侥幸心理,有些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暑期安全问题,才能为后续的行动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暑期安全工作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和半点侥幸心理。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理解“生命至上”的千钧分量,我们就能构筑起抵御风险的坚固屏障。
织密暑期“安全网”,要始终保持行动不松劲。安全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具体而微、持之以恒的行动支撑。共青团廊坊市委发布暑期安全提示,香河县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暑期防溺水 安全度暑假”主题活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走进校园开展暑期前最后一堂交通安全课……连日来,我市各地各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暑期安全教育活动,推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暑期安全工作点多面广,我们要盯紧老问题,抓实抓细防溺水各项工作,加大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巡逻管控和救援设备投放力度;扎实开展暑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持续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会孩子“知危险,会避险”;关注孩子居家安全,做好用电、用火、用气等安全教育。要警惕新风险,重视网络安全,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络沉迷,谨防电信诈骗;守护孩子心理健康,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优化旅游服务,确保孩子出游安全。
织密暑期“安全网”,要始终保持责任不松动。暑期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方的职责,需要家庭、学校、相关部门、社区乃至全社会共同撑起一把“大伞”。家庭是首要防线,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准确把握孩子动向,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学校在放假前及假期中,要利用家校平台持续发布安全提示和风险预警,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暑期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场所的安全监管,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与隐患排查工作,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留守儿童以及双职工家庭子女在假期里无人照看,这就需要社区和社会公益力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补位,通过开办“爱心托管班”、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切实解决“孩子去哪儿”问题,全力填补“监管空白”。责任分工越清晰,落实工作就越有力,每个人明确“该干什么”“怎么干好”,各司其职、同向发力,我们就一定能保障孩子平安过暑假。
快乐是暑假应有的旋律,安全则是旋律中永恒不变的基调。让我们以思想不松懈为前提,以行动不松劲为动力,以责任不松动为支撑,精心编织一张更加密实、更加坚固的“安全网”,助力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无忧、丰富多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