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安次: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夯实产业根基
今年上半年,全区签约重点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184.89亿元
今年以来,安次区不断夯实产业根基,着力提升产业支撑,坚持以现代商贸物流、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要产业,以低空经济为先导产业,组建专业化招商专班,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好的东西越来越多、多的东西越来越好”,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注动能、添活力。
安次区出台《“招商2025”行动实施方案》《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制定汽车零部件等7大产业招商方案,分别组建招商专班,解决“招什么”“谁来招”“怎么招”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区签约重点项目46个,计划总投资184.89亿元。
近年来,安次区开展“协同发展+”招商,成功争取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项目廊坊片区落地建设,引进新源安驰等9个项目;在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与3家企业签约;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3家;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与区医院合作成立“京城名医馆”第一家跨省分馆——“廊坊分馆”,带动区医院上半年门诊量、急诊量、住院量分别同比增长25.9%、23.6%、8.7%。开展“物流+”招商,仅用42天成功推动总投资52亿元的同福产业航母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助力商贸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开展“算力+”招商,英邦尼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签约落地,云风数据三期项目加快建设。开展“会展+”招商,组织铧一体育集团参加2025年广交会,促成与廊坊控股、惠州双子星体育用品等6家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入开展“走访解促”,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企纾困更加高效。1-5月份,全区工业投资增速1421.11%;工业技改投资增速95.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1%。规上企业总数由去年96家提升到99家。通过下发惠企政策包、运用“政企通”等平台助力企业破解瓶颈,推动实施钰顺汽车、长盛科技等10余家企业改扩建二期项目顺利实施,总投资19.1亿元,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增加近12亿元。
帮扶富智康,盘活现有资源,引进夏普、东软、四维图新等客户业务,上半年实现产值11.08亿元,同比增长197.77%,预计全年可再次突破20亿元;帮助瑞立美联解决土地证分割办证难题,为企业节省资金2323万元,组织企业2次到山东潍柴争取合作订单超1亿元;争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支持4215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促成昊宇迎春酒厂迁建、董常甫棚改等项目与域内混凝土、门窗等企业合作,增加辖区工业产值。认真落实“人才十条”和企业“人才六条”政策,建设人才公寓800余套,培育青年优秀人才10人,发放燕赵人才卡553人,引进“企业硕博”人才5人,柔性引进京津人才16人。
累计引进商贸物流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130.67亿元。成功签约同福集团生产和创新供应链基地、顺丰速运“廊坊综合仓1号库”、吉利汽车配送中心3个优质项目。1-5月份,全区快递业务量增速33.69%。总投资7.8亿元的京津冀“碳谷”基础设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完成建议书批复。长盛科技自主研发的一款T800级产品成功通过中国商飞PCD最终批准认证,是国内唯一获批的碳纤维供应商,即将列装到C919大飞机,T1100级高性能碳纤维正式被列为C929主承力构件的验证产品。依托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申报“安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深化与保罗、奇瑞、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与北汽福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森弘数据、鼎威电子2家企业实现入统,完成17家大数据企业国家及省数据资源平台注册,算力规模全市第二,万国数据、上海数据港两家企业位列2024年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十强。1-5月份,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达60.23%。
下一步,安次区将以“敬业+专业”的态度,持续唱响“三全一上”主旋律,千方百计抓招商、强实体、优结构、上项目,为廊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