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以“互联网+”为引擎推动监管模式跨越式升级
我市全面推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

2025年10月23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滕雪叶 字体:  

10月1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我市自2023年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试点工作以来,试点范围由点扩面,试点企业由最初的53家扩展到1400余家,覆盖辖区内冶金、建材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分类工作初见成效,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搭建一体化智慧监管中枢。我市依托前沿互联网技术建成“职业卫生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平台”,构建“监管端—用人单位端—技术服务端”三端联动的数字化中枢。平台集成电子档案动态管理、职业病危害风险智能评估、分类分级自动生成、预警信息精准推送四大核心模块,不仅能完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还能通过数据穿透式整合,实现从危害申报到整改落实的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为分类监管提供坚实数字底座。

建立数据驱动的精准监管机制。以“数据赋能决策”为核心,打通监管机构、用人单位、检测机构、体检机构的数据壁垒,实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接触水平、自查评估结果等数据的全域共享与实时联动。通过平台内置智能算法模型,自动完成用人单位风险等级评定与分类标签生成,推动监管模式从“一刀切”转向“精准滴灌”。

打造全链条协同治理体系。依托平台构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统筹调度、监督机构执法落地、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支撑、用人单位主体履责”的四维协同体系。整合全市职业病诊断、健康检查、技术服务等机构资源,通过平台实现专业服务与监管执法精准对接;将分类结果与助企服务深度结合,成立专家帮扶团队、公布帮扶热线,为有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预约式、针对性指导,帮助企业提升防治能力。

监管效能实现精准高效跃升。通过智能分类分级与资源精准配置,监管针对性与执法有效性显著提升,构建起“监管有重点、执法有靶向、服务有温度”的现代化监管新格局。依托平台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核查,通过数据比对精准发现机构短板并整改,推动全市体检工作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放射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实现全国平台网络直报,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可追溯。

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全面夯实。平台通过“智能评级+实时提醒+整改指引”的赋能机制,引导用人单位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向“主动自查自纠”。借助风险评估与整改建议功能,企业可实时掌握管理短板,精准制定改进方案,越来越多企业实现从“合规达标”到“优质提升”的跨越,筑牢了职业健康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也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治理体系迈向多元协同升级。以平台为纽带,重构职业健康治理,监管机构实现“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数据整合为课题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技术服务机构实现“专业支撑精准落地”;用人单位实现“主体责任闭环履责”;劳动者健康权益保障实现“全流程可追溯”。这种多元协同的治理体系,推动全市职业病发生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为健康中国战略在地方落地提供了“数字化实践路径”。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互联网 +职业卫生分类监管”创新实践,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模块、扩大智慧监管覆盖面,推动与更多执法应用系统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监管精准度与服务便捷性,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健康权益,为推进“健康中国・廊坊行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