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廊坊举办
京津冀产业链群 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发布

2025年10月29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米彦泽 苑立立 字体:  

10月28日,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廊坊启动。在成果发布活动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京津冀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

近年来,京津冀联合打造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仪器设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共建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5个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六链五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设计一套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作为推进指引。

京津冀产业链群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秉持全面性、科学性、通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按照产业规模支撑力、协同发展聚合力、技术创新驱动力、先进制造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估,涵盖区域经济总量、产业发展活力、产业耦合集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

“我们将构建完善的产业集群图谱,搭建三地数据协同体系,研制链群协同发展指数,为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决策依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说,该体系将指引“六链五群”重点任务,诊断产业链“堵点”,为三地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产业协作。

随着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机器人已逐步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弥补养老服务人力缺口的创新载体。

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发布了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邀请赛及测试训练场系列活动。来自京津冀的相关单位将在廊坊共同打造“一场全国赛事、一批创新成果、一项体验活动、一套训练场景”。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河北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成果和产业转移,持续深化“六链”共建,全力推动“五群”共育,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今年1至9月,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650.2亿元,同比增长5.3%;引进京津专利1500余次,同比增长77%。目前,累计4000余家北京企业到雄安新区扎根创业,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产业加速向雄安新区聚集。

“十四五”期间,河北牵头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两条产业链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汽车产量3年增长4.6倍,机器人产业营收连续2年增长超过40%。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等7个集群成功晋级“国家队”,一批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的示范场景加快落地,三地共织“一张网”、共建“一条线”、共造“一辆车”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京津冀工信智库发布京津冀“十五五”产业协同发展倡议。三地将共育世界级产业大集群、共构高效能产业大链条、共建高引领产业大项目、共搭高能级产业大平台、共筑高水平开放大格局。活动上还发布了2025年人形机器人与传感器产业报告、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研究报告6.0。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