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代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

2018年01月09日 来源: 作者: 字体:  

  董海川约1813年出生于文安县城南朱家务村。董氏祖籍山西洪洞,明代迁居台城,后又过雄县开口(原属霸县),数传后,开口村董云章始移居文安来家务。云章有二子,一名董守义,一名董守业。董海川是董守业之子。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他自幼嗜武,不治生产,性好田猎。少年时即以武勇称著乡里。弱冠后技益精湛。清咸丰年间( 1851~1861)因事(一说避祸)南游,足迹至吴越、巴蜀和江皖。其间曾避乱山中,受道家修炼术的启示,遂结合武术攻防招术,创编成转掌——八卦掌雏形。

  清同治四年 (1865年),董海川至京师,初克清官宦官,旋因嫉恶如仇,时露英气,引起同人猜疑而改隶肃亲王府。董初为散差太监,后升任七品首领职。肃府太监中有个叫全凯亭的,略解武技。一次偶然窥见董海川练习武技,慕董武功高深,跪求录为弟子。此后,董海川的拳技渐为人知。其术以绕圆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区别于过去流传的拳术,武坛人士称之为“平日所未闻未睹者”。一些怀疑其术技击实用性的武技家,纷纷来与董海川较量。精于罗汉拳的尹福、擅长摔跤术的程廷华、善用连腿的史继栋、以大论著称的刘德宽等少壮武豪,相继败在董海川手下,求为董门弟子。据董海川牌铭载:“十数武士围攻,手到皆疲,”“更有剑前专家,特与公赛,公赤手空拳,夺其械,踏其足,赛者皆靡。”“尝游塞外,令数人各持利器,环而击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风,观者群雄无不称为神勇。”董海川名声日隆,弟子日众。不数年,董海川始传的八卦掌,流传到各地,在武坛形成一大流派。

  同治十三年(1874年),董海川因老辞职,游居弟子家,专事投徒。“游其门者,常数十百人。”“请艺者自通显以至上贾与达官等几及千人。”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牛房村旁,1980年过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话本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董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