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沐浴职教春风 落实育人责任
——我市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传递出职业教育改革的诸多新动向,为职业教育送来了春风,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优化专业结构 提高内涵建设
又到一年毕业季,许多高校使出浑身解数,忙着为毕业生找工作、谋出路。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却成了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供不应求。该学院的很多优秀学生早在毕业前一两年就被企业相中,提前“预定”。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可喜的就业形势,与他们早些年在专业设置上多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密不可分。
几年前,该学院顺应社会需求,主动对接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幅调整专业设置,砍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过时”专业,大胆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空中乘务等新专业,为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随着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内容的调整,该学院的专业内涵也在与时俱进。“我们过去的教学主要侧重局域网、企业网的规划设计运维,近年来则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无线互联技术都融入课程之中,培养社会急需的新型计算机人才。”该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实训科科长黄丙根介绍。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是我市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和统筹安排专业设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着力打造了一批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有效地促进了全市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2018年,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职业院校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己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认真谋划办学方向,深入调研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情况,面向市场设置专业,根据岗位设置课程,及时培养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为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全市新增了一批实用性较强、办学质量高、社会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智能制造、物联网、无人机应用等新兴产业专业;航空服务、轨道交通、乡村旅游等对接现代服务类专业;书法、风筝等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专业;康复、美容、营养等医药健康专业。
通过实施教学诊断改进和专业建设,全市各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2013年河北省中职骨干特色专业评审工作开展以来,三河市职教中心的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建筑装饰等6个专业,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4个专业以及固安县职业中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大厂回族自治县职教中心的民间传统工艺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创新教学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
4月4日,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精雕生产性实训基地,1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宽敞明亮,33台数控机床轰隆作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三学生贺晓伟正在一台机床前进行精雕加工作业。“先编程,再加工,用不了多久就能制作出订单要求的机械零件或者工艺品。经过专业培训,我现在能熟练掌握这套操作技能。足不出校就能进行实践,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
据了解,精雕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精雕科技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产物,学院提供免费场地,企业投入机械设备,学生参与生产实习。“‘厂中校’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解决了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建强说。
在我市职业院校中,这样的“厂中校”“校中厂”有许多个,企业解决了生产场地和人员,实现了扩大再生产;学院引进了新设备,节省了不必要耗材;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实习,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合作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2018年9月,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联合制订印发《廊坊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全市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共同育人机制,培养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多项政策支持下,目前,我市每一所职业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成功探索了“校中厂”“厂中校”等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首钢集团机电公司、新宏昌重工集团、三星高盛集团等多家企业与我市职业学校合作共建培训项目。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奥集团等知名企业与我市职业学校充分对接,在学校设立了“京东方”“新奥集团”等企业冠名班。三河市职教中心采取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引企入校,实现公司化运作,先后成立了“三河市比特数控技术应用有限公司”“邦士吉轻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
输出技能人才 推进协同发展
“虽然我没有考上高中,但是高考班给了我参加高考的权利,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信息工程系学生李宝珠说。
去年9月份,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计算机专业迎来了40名春季高考班学生,作为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和天津市武清区职业教育中心联合办学的受益者,他们在廊坊进行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后,将到天津完成一年的学习,不仅能够享受天津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还可以参加天津市春季高考,圆自己的大学梦。
多年来,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深入推进系部制改革,共享京津冀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2018年,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与北京京东方共建 “京东方”冠名班,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冠名班学生入学即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该校还开展了与北京美家尽有实创基地项目、与北京中科浩电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项目、与北京昊科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项目、与京东集团电商实训室项目的合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了大批紧缺型人才。
近年来,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与京津两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和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全市各职业院校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能力。对接京津冀大型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对接京津冀岗位需求,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奠定了基础,让全市职业院校在协同发展的平台上真正受益。
目前,全市各职业院校均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体系,构建了立足当地、辐射京津等大城市的就业网络。几年来,累计有2万名学生进入京津冀的大中型企业就业,他们凭着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迅速成长,许多学生都已成长为企业的骨干、技术能手或部门经理等优秀人才。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市将继续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内涵,将职业教育发展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