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安次区500余名党员干部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安次区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先后选派556名党员干部、党建指导员进工厂下工地,精心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以实际行动为廊坊当好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作出贡献。截至目前,全区“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和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 37家中有86家恢复生产,复工复产率62.77%,其中规上工业企55家,复产率高达89.09%。
组织领导“沉一线”。成立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下设9个工作组,抽调区直有关部门84名党员干部集中办公,加强对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的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调度会,深入研究企业复工复产涉及事项,就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复工复产问题进行专题部署。由区级领导包联,带队深入企业一线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特别是指导富智康、中建机械、青岛啤酒、耐迪机电等重点企业,建立疫情防控体系,组建秩序维护、后勤保障、隔离观察等6个专项组,实现全流程、全员式防控。仅龙河高新区内富智康一家企业,区委、区政府就抽调区直干部45名,组成9个监督指导组,指导各厂区防控工作,并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复工复产科学有序。廊坊高新区政企协作战疫情,派驻党员干部帮助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流程,指导企业制定操作性强的复工方案、应急预案。该区台资企业泉恩管业复产后完成了首批订单,产品已发往山东。
一企一策“点对点”。因企施策制定复工方案,明确企业复工标准,从复工前后的防控措施、企业场所、技术准备等6方面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以最严的标准把好企业复工“关口”。该区行政审批局畅通办事渠道,开通企业自主申报网上入口,缩短企业办事流程,减少病毒传播风险;永华道办事处对辖区沿街门店加强管控,督促门店采取弹性营业时间,每天至少两次消杀,全力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仇庄乡、调河头乡建立复产复工备案制度,压实属地责任,党委书记带头做好监督指导,严把“管控关”;落垡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精准筛选复工员工,做到分期分批到岗、合理有序复工。
精准服务“一对一”。面对企业亟待复工生产的工作需求,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组织宣传、督导服务等方面当好“管家”。为保障企业有序复工,为职工统一制发出入通行证,为350台符合防疫规范的运输车辆发放通行证,帮助解决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复岗出入问题。出台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复工复产企业帮扶行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按规上、商贸、建筑等不同类别,帮助企业逐一对接沟通,解决要素保障、物资运输、政务服务等问题,积极协调兄弟县市,推动区内重点企业的关联企业复工复产,力争使重点企业尽快形成产能。葛渔城镇把党组织活动与复工复产有机结合,成立服务小分队,建立党员示范岗,划分责任区,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流水线;码头镇为辖区186家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全力协助企业解决政策不清、货物运输等问题;北史家务乡党委、杨税务乡党员带头、包干到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招工等实际困难10余个,分类统筹保民生、保龙头、保重点,最大化为企业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