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动态
援企惠企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廊坊日报》评论员
让民营企业在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贯立场和坚定决心,更是廊坊应对当前局势,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必然选择和希望所依。
4月15日,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分析我市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达效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明确职责分工,作出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对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打赢“十三五”收官之战,具有重要意义。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廊坊的城市蝶变史,就是一部廊坊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史、廊商精神的传承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画出了一条从“边缘经济”到“富民经济”再到“立市经济”的亮丽曲线,成为推动廊坊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市民营经济撑起了廊坊经济的半壁江山,贡献了70%以上的GDP、90%以上的财政税收、93%以上的农村居民收入和95%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彰显了强劲的竞争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切实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强化政策推动、出台惠企措施、开展贴心帮扶,进一步化解痛点、打通堵点、发力难点,切实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廊坊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不小冲击,民营企业发展暂时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要看到,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眼前的危困,就能收获未来的机遇。广大企业要牢牢把握疫情催生产业变革和行业洗牌的重大契机,积极地危中寻机、努力地化危为机,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抢占市场先机,力争在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再分工、再分配、再优化中找到新机遇、趟出新路径、实现新发展、建立新优势。要抓住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的有利时机,积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形式,主动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要瞄准千企转型、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重点和方向,围绕“3+1”市域主导产业和“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补短板各项工作。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勇立潮头、永立不败之地。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面对决战“两个战场”、夺取“双线胜利”的目标任务,营造有利于集聚更多先进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营商环境,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为抓手,以开展“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宣传政策、听取意见、受理诉求,让市场主体真正收到“大礼包”、服下“定心丸”。要通过政府创新和企业挖潜,把企业的内生动力、市场的配置能力、政府的外部推力有机结合起来,“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用工、原材料、人才、资金、物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完善展期续贷衔接、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要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确保防疫物资配备到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推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平稳有序、安全高效。
闯关夺隘勇向前,凝心聚力再出发。面对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已经开出了破解“良方”、拿出了应对“实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让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奋发作为、创新破难,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新时代更加广阔的舞台,在新时代廊坊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实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