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强化政策引领 服务经济发展——访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汪俊岭

2020年07月17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杨昭 薛兵 字体: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汪俊岭表示,“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始终围绕着力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全面夺取‘双胜利’贡献金融力量。”

截至6月末,全市贷款余额7177亿元,居全省第2位。全市存款余额7180亿元,居全省第5位。余额存贷比100%,居全省第1位。金融业累计贡献税收21.4亿元,纳税总额位列全市纳税行业前三位。

加大信贷支持

严格落实上级金融支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该局先后出台了《廊坊市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项措施》《关于进一步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信贷支持,并特别提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强化增信服务、设立信贷纾困资金、建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等硬举措,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情况,该局设立1.5亿元市级信贷纾困资金,通过贷款利率贴息的方式,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其共渡难关。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支持956家企业复工复产,新投放企业贷款506.49亿元,为2054户企业合计119亿元贷款延期还本,为2062户企业合计127.03亿元贷款延期付息(利息总额为3.77亿元)。

健全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对融资担保公司与合作银行开展的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生损失的,按照风险补偿金、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2:6:2责任比例分担风险,提高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投贷信心和积极性。

畅通融资渠道

全面推动政银企精准对接,搭建银企合作桥梁。该局先后举办“金融助力·企业腾飞”政银企对接活动,现场达成初步贷款意向9笔、涉及金额1.65亿元;召开全市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客户精准推介会议,向银行机构筛选推介纳税稳定但没有贷款的优质企业客户2621家;积极创新政银企对接方式,开展政银企对接周活动,举办了永清、大厂、三河等专场,为企业输血活血。截至6月末,累计发放贷款138.25亿元。

同时,充分发挥廊坊市中小企业贷款网上对接平台作用,助力银企开展“线上”沟通。截至6月末,网上对接平台共接收企业贷款申请2091笔,累计发放贷款290亿元。

推进企业上市

组织辖区内金融干部及上市(拟上市)企业参加了全省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宣讲会、浦江学院首批课程、新三板深化改革专题在线培训、资本市场知识线上培训、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线上专题培训等7次线上培训。举办“新三板”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现场培训交流会,抢抓新三板改革政策红利。

建立金融专家库,进一步增强企业上市、银企对接等金融工作的智囊储备和智力支持。同时,编制《廊坊市企业上市明白手册》(2020年),为企业上市挂牌提供政策、途径、注意事项等精准服务。

截至6月末,全市上市挂牌企业数量达到89家,直接融资71.315亿元。

提升指标增速

截至目前,银行业GDP加权平均增速达到8.2%,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速为3.18%。在全面夺取“双胜利”的关键节点,金融数据逆势增长,有效支持了全市GDP增速。同时,为增加对GDP的贡献率,该局多次召开调度会,要求各银行机构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提高两项指标增速,力争上半年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增速达到8.5%,保险业保费收入指标增速达到4.7%。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加快债券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尽早形成对存款余额增速的有效拉动,为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此外,该局不断加大对我市已发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力度。对重点非法集资案件,根据处置工作安排,筹备启动渤海担保案件资金清退、域外涉案资产追缴处置及黄金佳案件债权清偿、清算审计等工作,加快推进案件处置进度。指导广阳区等有关涉案县(市、区)做好金吉通、国达泽诚等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工作,并组织公安司法部门开展督导工作,推进案件处置。

汪俊岭介绍,接下来,该局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惠企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加强对科技创新、“三农”、小微等企业的政策支持。积极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组织分领域、分行业、分层面的银企精准对接。

全面推进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满足各类中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深化银行机构和税务部门合作,推动“银税互动”良性循环发展。

大力发展企业上市。强化培训辅导,挖掘后备企业;组织企业上市培训和政策宣讲活动,提高资本市场知识普及率;强化督导走访调研,了解上市挂牌及融资需求,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争取更多小微企业享受资本市场红利。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