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今日廊坊>本市动态

本市动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让百姓更有“医”靠

2025年11月18日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记者 王静 董旭旭 字体:  

图为在安次区医院的京城名医馆廊坊分馆诊室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医生正为患者把脉。

近年来,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不断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病有所医、全民健康,在桩桩件件实事中兑现着承诺。

看病更方便 医生就在“家门口”

“现在不用进京排队,在家门口就能让北京专家看病,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越来越多的北京专家来我市坐诊,患者不出廊坊就能看上北京的名医。

“看病难”,难在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只有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实现人人共享健康生活,老百姓的幸福感才会有所提升。

不久前,固安县渠沟镇周家务村老人张旭光感到心脏不适,家人通过微信登录“健康180”服务平台呼叫村医。10多分钟后,村医李鑫赶到张旭光家中,利用全科医生助诊包中的设备为老人进行心电图检查。

“以前做这些检查跑医院,来回得半天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查,结果还能直接上传到总医院系统,真是太方便了!”看着实时得出的检查结果,张旭光说。

让基层群众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道必答题。村民看病跑县城的惯例,被村医背上设备跑村街取代,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基层医疗服务的便利。

目前,我市8个县(市)共组建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市90个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管理,实现全覆盖。2024年,我市医共体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并实现上档升级,均达到B档以上,其中固安县被评为A+档,香河县被评为A档。

为推进慢性病“防、筛、诊、治、管”一体化服务,实现资源互通互享,我市13个医共体全部建立了慢病管理中心,香河县、固安县被确定为省级慢病管理能力提升试点,实现慢病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全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市医共体全部建立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疗质控、医保管理、信息数据五大管理中心,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全覆盖,县级医院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长期服务人员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高。

看病更实惠 百姓负担不断降低

“看病贵”,贵在部分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缺少分担机制。破解之道,在于挤出价格“水分”,进一步发挥医保共济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为切实减轻群众购药负担,我市深入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涵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大疾病用药,集采耗材也从冠脉支架到人工关节、人工晶体,涉及领域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已落地执行国家和省组织集中采购57个批次,覆盖820余种药品和250余类医用耗材,集采产品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

据悉,我市自2024年4月启动国家谈判药品门诊单独支付,先后两批将41种国谈药品纳入单独支付范围,政策实施一年来,全市享受单独支付政策参保人员1260人,发生医疗费用876.06万元,医保统筹基金支出429.6万元。2025年8月1日再次优化调整,将国谈药品扩大到66种,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从原来的60%提高到70%,大大减轻了罕见病、特殊病等参保患者就医负担。

同时,我市符合DIP付费范围的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2024年同比2023年,次均住院费用降低687.1元,进一步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为解决参保人住院缴纳高额押金问题,我市在及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费用、拨付一个月预付金的基础上,出台规范住院押金政策,全市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均不同程度降低住院患者押金,2024年减少患者缴纳住院押金约9.9亿元。

“住院押金少了,药也便宜了,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费用更透明化了,诊疗也更合理了。”不少患者纷纷感慨。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报销,我市不断延伸医疗保障“服务末梢”,全市130名医保专职人员下沉至108个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办理居民大病保险受理、意外伤害现场查勘等16项高频事项,平均每月接待7.91万人次,真正实现了医疗保障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

看病更快捷 就医感受持续改善

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结算窗口,患者杨女士对着设备刷脸,同步完成了医保身份验证、医保报销结算和自费部分支付,全程不到一分钟。

亮一次码或者刷一次脸就能完成结算,这是我市大力推进医保码“一码付”民生工程带来的便利。截至目前,全市7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35家公立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已完成“一码付”建设。27家非公立二级定点医疗机构、210家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响应,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医保结算,有效提升群众就医购药体验。

“我昨天在市医院的小程序上挂的号,今天直接来就医。以前挂号像‘抢票’,现在点点手机就能精准预约,方便多了。”患者王先生说。

当前,群众对于健康有了更高需求,不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要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

走进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在门诊大厅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一个精心准备的便民箱格外引人注目,里面有一次性纸杯、雨伞等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物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对于病历领取,患者也无须在医院等待,只要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选择邮寄到家服务,病历就会通过快递准确无误地送到患者手中。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我市各医疗机构瞄准患者需求,以服务理念升级为引领,以流程优化为抓手,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让患者就医越来越从容,体验感不断提升。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全面推动公立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养人才、深化医联体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全面加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和内控制度建设,推进公立医院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我市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同比降低51.42%,进一步减轻了居民就医负担。固安县总医院被遴选为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今年以来,该院门急诊量达157.1万人次,同比增长11.89%;县域内就诊率同比增长9.92%;三四级手术占比达73.96%,有效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

……

一项项务实之举、创新之策,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新时代的医改“考卷”正在廊坊徐徐展开。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