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
燕郊镇: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新风润人心
寒衣节,作为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然而,长期以来,一些传统祭祀方式如焚烧纸钱等,不仅容易引发火灾,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还与现代社会倡导的文明、健康、绿色、安全理念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存在的低俗婚闹、封建迷信、重男轻女、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城镇,三河市燕郊镇人口密集、文化多元。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风俗习惯与现代文明观念产生了激烈碰撞。近期,燕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东柳河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文明祭祀 倡树新风”主题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烧纸换鲜花”环节成为引导村民转变祭祀方式的突破口。实践引导员提前在现场设置好兑换点,组织村民有序排队。村民们手持传统祭祀用品,在引导员的指引下,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鲜花。那一包包曾经承载着旧俗的祭祀用品,瞬间化作一朵朵饱含深情、寄托哀思的白菊、黄菊。
“传统祭祀容易引发火灾,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时节,一点火星就可能酿成大祸,给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焚烧纸钱还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用鲜花代替纸钱祭祀,既美观又安全,更能以一种优雅、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为了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实践引导员一边发放鲜花,一边耐心地向村民讲述焚烧纸钱的隐患。
“扎气球破陋习”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工作人员在广告板上悬挂11个标注着低俗婚闹、封建迷信、重男轻女等不良陋习的气球,村民们手持“文明针”,每扎破一个气球,都仿佛是在打破一道束缚社会进步的枷锁。扎破气球后,村民们还在广告板上庄严签名,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摒弃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坚定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适时地向村民们讲解这些陋习的危害,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61岁的王淑霞眼神坚定,她拿起“文明针”用力扎破“重男轻女”陋习气球。随着“啪”的一声,气球瞬间爆开,王淑霞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她激动地说:“我最想破除的陈规陋习就是重男轻女。不管是在家庭里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还是在社会上拼搏事业、奉献力量,我们女性一点都不比男性差。”村民康瑞华则毫不犹豫地扎向“天价彩礼”气球,感慨道:“彩礼本来是两个家庭祝福新人的美好象征,如今却被一些人当成了交易的筹码,让许多有情人因彩礼问题难成眷属。希望通过扎破这个气球,能让大家反思反思,让彩礼回归它原本的意义。”这些分享引发了其他村民的强烈共鸣,进一步凝聚了大家移风易俗的共识。
通过这次活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传统祭祀方式的弊端,开始主动选择用鲜花祭祀等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同时,对于低俗婚闹、封建迷信、重男轻女、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村民们的抵制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村民表示,将从自身做起,摒弃这些不良行为,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燕郊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系列活动,不断革除陈规陋习,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民心,为“文化燕郊”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