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要闻
河北支持引进的353个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79项,开发新产品619个
我省支持引进的353个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79项,开发新产品619个
引人才“活水” 育产业“良田”
一款多线切割机,不仅做成了微米级的精度,也做成了行业第一。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玉田县的唐山晶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装生产车间,几十台多线切割机成排摆放,这批设备完成组装调试后将运往江浙沪一带。
“半导体硅晶、稀土材料等硬脆材料是切割加工的难题。我们凭借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金属线,就实现了对这些硬脆材料的高效、高精度切割,一次能切出成百上千片薄片。”唐山晶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福占说,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也让他们在该领域稳居领军地位。
从最初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再到行业领跑,唐山晶玉公司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人才的加盟助力。
“我们作为一家县域企业,如果没有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加持,招揽高端人才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容易。”杨福占告诉记者。
2016年以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每个团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
在项目支持下,唐山晶玉公司引进跨领域多行业人才团队,对不同行业切割需求深度挖掘,研发出覆盖无机非金属、金属、新兴纳米材料等多个领域的300多款定制化机型,实现从实验室小型研发设备到工厂量产型生产线的升级。
“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兼顾人才引育与科技攻关功能,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端智力资源为我省服务。”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截至2025年9月,项目累计支持引进产业创新创业团队353个,团队负责人中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5人。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企业培养技术骨干5145人。
受益的不仅是唐山晶玉公司,在省科技厅支持下,项目团队聚焦产业开展技术攻关,科技产出丰硕,有效提升河北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创新能级。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等离子危废处置技术创新团队,解决回转窑焚烧后灰渣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子电气电控创新团队,提高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和可靠性,支持自主燃料电池系统迭代开发;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碳化硅功率模块技术创新团队,在碳化硅功率模块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助力企业加速技术攻关,也推动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成为推动产业向上突围的重要支撑。”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完成多个产品研发,实现成果转化20项;河北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海上风机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承德神栗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突破山楂杂交育种瓶颈,推动山楂多酚抗疲劳饮料、山楂可溶性膳食纤维餐粉等产业化……
据统计,353个项目团队已取得关键技术突破79项,开发新产品619个,授权专利896件,带动企业新增销售额131亿元。
以人才链牵引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还鼓励承担单位结合实际,探索人才使用机制、协同创新机制以及融合发展路径。
2024年,在产业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助力下,河北壹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共建实验室获批建设。“通过共建实验室,我们实现了‘企业出设备、高校攻技术’的精准对接,校企双方的攻关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河北壹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依托实验室,他们还将引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企业引才用才方面,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探索建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激励体系,实施研发项目奖励制度,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实现个人与公司深度利益绑定;在科教人才一体化方面,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与兰州大学推行“学者入企、骨干进校、联合育人”机制,高校青年教师获得工程实践经验,企业骨干提升理论水平,更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将课题研究直接对接产业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构建‘需求调研—团队组建—立项—管理—验收—宣传—跟踪’全周期管理机制,提升项目实效,将验收合格团队纳入省级科技人才库,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级项目与科研攻关,支持其持续发展,激发科技人才工作热情。”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